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頭部企業集體大擴產!以戰去戰,以殺去殺?

時間:2023-06-13

來源:OFweek 太陽能光伏網

導語:頭部企業剛剛警示,產能過剩會讓一大半企業死掉,然后自己就開始了新一輪大擴產。

  頭部企業剛剛警示,產能過剩會讓一大半企業死掉,然后自己就開始了新一輪大擴產。百思不得其姐的趕碳號,最終從歷史中幫助光伏一哥尋找到了一個解釋。《商君書·畫策》中說,“以戰去戰,雖戰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商鞅給秦王的畫策(謀劃策略)認為,推動歷史前進的途徑是統一天下的兼并戰爭,所以,君主可以用戰爭來消滅戰爭,用殺戮來消滅殺戮。這話聽上去有點別扭,卻是自古以來強者們的邏輯,商戰亦如此。市場這個看不見的大手,是配置資源要素的最科學合理、也最有效率的方法與根本原則。并且,市場自帶糾偏與糾錯機制,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現在,頭部光伏企業們,似乎也正因循著“以戰去戰”的思路在行動:擴產來打擊競爭對手的擴產,以新增產能來消滅產能的過剩。01關于產能過剩的幾點不同看法針對光伏產能過剩話題,趕碳號較早就曾關注。在去年11月,圍繞光伏主材各生產環節產能產量、裝機規模與需求之間的關系,以《危險!光伏行業將迎來全面產能過剩?!》為主題,進行過系統闡述。近兩個月前,趕碳號再次以《光伏價格戰,已全面開打!》為題,提出長期看凈零(2060),中期看規劃(2030),近期看產能(最近一兩年),認為產能匹配、裝機規劃和能源革命,決定了光伏行業短、中、長期的未來。趕碳號始終認為,要從以下三個維度辯證地來思考產能過剩問題,不能非黑即白地下結論,更不能盲目恐慌或盲目制造恐慌。首先,產能過剩,是各行各業的常態。這是由我們所處的市場發展階段與全球經濟分工所決定的,在當下及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都會存在,并非光伏行業所獨有。其次,需求的巨大不確定性客觀上造成供過于求的可能。光伏實現平價上網并迎來行業大爆發,是最近幾年剛剛發生的事,前所未遇,前所未有,決不能以一個恒定如常的、傳統行業的眼光來看光伏,更不能以這個行業過去萌芽與試錯階段的眼光來看光伏。從供需矛盾角度看,光伏裝機市場需求的天花板很高很高,而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從氣候危機到能源危機,并非勻速增長,這決定產能錯配、高配成為必然。再次,先進產能永遠不會過剩。從光伏制造業本身的特點看,這是一個通過硅基材料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行業。從P型到N型,技術迭代速度越來越快,不同技術路線的產能更新自然也越來越廣,而擁有更低度電成本優勢的先進產能永遠不會過剩。光伏行業的技術迭代仿佛也存在摩爾定律。從單晶代替多晶,PERC取代BSF可能需要數年,TOPCon、HJT取代PERC,看趨勢,可能就是一兩年。最后,產品同質化、生產方式同質化客觀上也造成了產能過剩。前不久,一位投資人向趕碳號抱怨,類比茅臺而言,光伏真的不是一個好行業——周期性強,競爭激烈,受國外市場影響巨大,在技術上沒有誰能做到絕對領先。而且,這個行業的技術擴散很快,頭部企業像福斯特、合盛硅業等,過去看上去很深的技術護城河、配方擴城河,一下子就消失了。相信國外的傳統化工巨頭,在面對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時,這種感受會更強烈。技術擴散得越快,產品的同質化越明顯,頭部企業間想要拉開差距就越難。誠如斯言。非但技術,在業務運營模式上也同樣如此。在過去,一體化程度高的企業,相對于非一體化企業、一體化程度低的企業有產業鏈協同優勢,而現在,大家都搞垂直一體化,就是又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拚刺刀。技術的擴散與普及速度導致各家企業的光伏產品同質化、各家企業的垂直一體化導致運營模式的同質化,這些客觀上也造成了這一輪產能過剩的加劇。

  合盛硅業產能過剩,對光伏制造業各環節的影響并不相同。比如,硅料端的過剩,和想停工就能停工的硅片、電池、組件環節就大不同。硅料產能的沉沒成本極高,產線一旦點火,“含著淚也要打完”,停產一年,設備基本報廢。趕碳號忽然想起,合盛硅業的羅立國說,“現在硅料15萬元/噸,等年底我們產品出來,賣10萬元/噸就行,搞不好到明年可能就七八萬元。即使賣七八萬,我們還能賺。”老羅說這話時是今年5月11號,時間還不到一個月,6月7日的硅料現貨價格已跌破10萬,以前想要在年底前“賣10萬/噸就行”的想法,恐怕不行了,七八萬元/噸行不行,可能到時候還要再看。硅料新秀年底就有40萬噸多晶硅達產,“有望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企業。”但形勢比人強,硅料新秀們,沒吃肉、先挨揍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