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當天援引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三星電子代工半導體營收環比減少3.5%,為53.91億美元。同期,臺積電代工半導體營收環比減少1%,為199.62億美元。全球市占率方面,三星電子和臺積電的差距從去年第三季度的40.6個百分點拉大至第四季度的42.7個百分點。韓媒認為,三星電子遭遇客戶削減庫存導致的先進制程訂單減少,以及整體需求萎縮。
韓聯社14日的報道稱,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當天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月韓國信息通訊技術產品(ICT)出口額為128.2億美元,同比減少32%,自去年7月起連降8個月。按品目來看,半導體出口同比減少41.5%,顯示器減少42.2%,電腦及周邊設備減少58.6%,手機出口減少5.5%,通信設備同比增加0.8%。按地區來看,面向中國(-39.4%)、越南(-31.7%)、美國(-20.7%)、歐盟(-23.5%)、日本(-4.8%)的出口均減少,導致ICT行業在韓國整體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降至25.6%。
“中企不來訂單,庫存增加,韓國半導體產業正在失去方向”,韓國《國民日報》14日的報道這樣描述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現狀,稱目前韓國半導體產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隨著全球經濟停滯日漸加深,賣不出去的半導體在倉庫中堆積如山。韓國統計廳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韓國芯片庫存率就達到了265.7%,這是1997年3月以后近26年來的最高值。
受美中政治摩擦、全球供應鏈重組等影響,韓國半導體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前景也陷入不明狀態。2023年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前景不被業內人士看好。
半導體產業堪稱韓國經濟的“救命稻草”,去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額高達1292億美元,占韓國出口總額的18%。截至2022年年底,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半導體庫存高達46萬億韓元,半導體產品和原材料已經充斥各地的庫存倉庫。
重重壓力之下,韓國半導體巨頭開始從臺企競爭對手那里直接“挖人”提升實力。行業消息近期稱,在臺積電工作19年的“研發大將”——曾任臺積電研發副處長的林俊成出任三星半導體部門先進封裝事業團隊副總裁,將助三星加速發展先進封裝技術。
臺媒報道稱,臺積電與三星一直在半導體領域競爭激烈。但最近幾年來三星苦于技術瓶頸,芯片生產良品率低迷,再加上落后一步的先進封裝技術,運營存在不確定性。三星開始陸續從競爭對手處“挖角”不少高層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