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我國工業互聯網已發展成萬億級市場規模。目前,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鋼鐵、機械、電力、交通、能源等45個國民經濟大類,助力制造業、電力、能源、礦業等各大支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力量。
2023年兩會,“以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智能制造網觀察到,自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工業互聯網”已連續6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亮相”。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有力促進了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可以看出,工業互聯網在推動制造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另外,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也紛紛看好工業互聯網,并圍繞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尚品宅配集團董事長李連柱在提案中提出要發揮雙跨平臺“國家隊”優勢,加快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城市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在提議中講到,要以先進工業網絡撬動工業數字化產業升級,打造IT/OT融合的智能制造通信底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正高級工程師余曉暉提到,若是要加快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是關鍵!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再次建言“工業互聯網”,提出要打造新型工業化核心引擎,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此外,智能制造網還觀察到,在今年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會報告中,有25個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工業互聯網”。其中,有22個省級政府工作報告對2023年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做出政策部署。
可見,中央和地方政府對工業互聯網建設的緊迫感已經很明顯了。工業互聯網已然成為促進傳統工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融合發展的重點。
工業互聯網作為我國新型基礎設施之一,當前,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生態加速完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指出:到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到2023年,我國工業企業及設備上云數量將比2020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