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器件行業發展態勢如何?在半導體市場需求旺盛的引領下,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高速增長。據統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達到5559億美元,同比增長26.2%。
半導體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移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硅是各種半導體材料應用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
半導體器件市場深度調研 半導體器件市場需求及前景展望
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產量持續增長,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為2613億塊,同比增長29.5%。2020年,中國半導體制造總額占整體半導體市場規模的15.9%,高于2010年10.2%。
預計到2025年,這一份額將比2020年增加3.5個百分點,達到19.4%。
隨著芯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現在和未來的關鍵技術中,預計未來幾年對半導體生產的需求將顯著增加。2021年全球芯片銷量自2018年以來首次超過1萬億。
隨著芯片制造商繼續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2022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將增長8.8%。
2021年,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下,半導體公司大幅增加生產來解決市場持續的高需求,導致芯片銷售和單位出貨量都創下了歷史紀錄。
從研究機構的報告來看,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下滑,主要是受存儲芯片銷售額下滑影響。“十四五”以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平穩增長態勢,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首次突破萬億元。
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10458.3億元,同比增長18.2%。
半導體器件發展前景展望
集成電路行業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領域之一,核心環節主要為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與封裝測試三大環節。各級部門為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規劃了長遠的發展路徑,為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隨著社會發展與工業體系的完善提升,國內市場對模擬集成電路的需求量逐步擴大,目前國內的模擬集成電路市場份額占全球比例已超過50%。
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品進出口都保持較高增速。2022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集成電路2797億塊,同比減少10.4%;進口總金額為1.35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5.5%。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依然在發揮市場優勢和應用牽引作用。為提升全球集成電路供應鏈產業鏈的韌性做出貢獻。
11月29日,由主要半導體廠商組成的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報告稱,2023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同比減少4.1%,降至5565億美元,此前曾預期增長4.6%——這也是該市場時隔4年再次出現預期負增長。
今年春季,WSTS曾預測2023年的市場增長率為5.1%,但8月又下調至4.6%,此次相較于上次的修正預期值又大幅下調。WSTS是一家全球半導體供需趨勢研究機構,擁有約40家主要半導體公司成員,包括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索尼和臺積電等。
半導體器件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整個社會不斷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對半導體的需求不斷釋放。
在中國的半導體銷售額達到1925億美元。相較2020年上漲27.1%。歐洲地區2021年度銷售額上漲27.3%,亞太地區上漲25.9%,日本上漲19.8%。2020年,我國出臺半導體相關優惠稅收政策,進一步促進國內相關企業的發展。由此,2020年國內半導體相關企業數量明顯出現增長。截至2021年12月,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已經由2020年的2218家增長了592家,達到了2810家,同比增長26.7%。
與此同時,2021年全年芯片行業投資總額預計超1500億元。到2025年,中國的集成電路制造業規模將增加到432億美元。那時,中國的集成電路制造仍將僅占預測的2025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總額5,779億美元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