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美國此前就一直緊盯中國芯片制造商長江存儲,此次將后者列入“貿易黑名單”的原因是“擔憂”其將美國技術轉移至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海康威視,這兩家公司此前已被美方列入“黑名單”。這一最新規定將要求美國企業禁止向長江存儲供應美國產品,除非得到美國政府許可。
報道還稱,除長江存儲外,包括寒武紀科技、中國電科等21家被美方列入“貿易黑名單”的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企業,將被禁止“從全球范圍內獲得由美國設備制造的技術”。路透社提到,美國這一舉動中,總計有35家中國實體被列入“貿易黑名單”,即“實體清單”。
今年10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一系列針對集成電路領域的出口管制措施,從技術、產品、設備、服務等方面對中國進行全面限制,以阻斷中國研發和生產先進半導體芯片的能力。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敦促荷蘭、日本和其他擁有尖端設備制造公司的未指明國家和地區跟隨美國的腳步,對華采取類似出口管制規則。根據媒體此前報道,有消息人士稱拜登政府最快可能在本周宣布將包括長江存儲等在內的3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限制這些公司從美國購買材料和配件。
面對美國近來加緊羅織對華“芯片圍堵”網絡,12月12日,中國在世貿組織(WTO)對美國對華芯片等出口管制措施提起訴訟。中國商務部同日晚在官網發布答記者問表示:“美方近年來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礙芯片等產品的正常國際貿易,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破壞國際經貿秩序,違反國際經貿規則,違背基本經濟規律,損害全球和平發展利益,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中方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是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中方關注,是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的必要方式。”
對于中方發起訴訟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次日(13日)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礙芯片等產品的正常國際貿易,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各國應當站出來,不能再對華盛頓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聽之任之了。這事關全球貿易體系穩定,更是國際道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