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本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還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應用水平與績效評價》《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實施指南第1部分:總則》兩項標準,這是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發布的首批國家標準,對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工信部消息,2022年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提速,已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日均解析量顯著提升。目前工業互聯網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超萬億元。
我國具有影響力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家
近5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短板攻關陸續取得突破,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
早于2017年,國務院就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
2019年11月,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明確了工業互聯網的建設方案。
"十四五"規劃再進一步對工業互聯網作出明確部署,為此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顯而易見,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體系、實現路徑和實踐成果,有力地促進了產業數字化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已建成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家,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超過79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不斷完善
與此同時,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不斷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
1.產業鏈上游包括網絡層和設備層。主要工作是解決當前工業生產設備種類繁多、通信協議不統一的現狀,為平臺提供工業數據連接、轉換和數據預處理功能。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三大電信運營商,正積極打造工業互聯網的通信解決方案。
2.中游包括平臺層和軟件層。主要是提供類似Windows的操作系統,如樹根互聯的根云平臺、海爾的COSMOPlat、富士康的BEACON、航天科工的航天云網、中國移動的OneNET、阿里的ET工業大腦等。同時,諸如用友網絡、東方國信等軟件企業,將已有的成熟軟件解決方案應用于工業領域。這些互聯網企業為工業互聯網提供基礎平臺支撐。
3.下游主要為應用層。如三一重工、海爾電器等制造業企業,依托上述信息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用于一線生產。
工業互聯網加速賦能"燈塔工廠"
2022年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11家最新“燈塔工廠”名單,并授予4座現有燈塔“可持續發展燈塔”的稱號。自此,全球“燈塔工廠”數量由103家上升到114家,位于中國的“燈塔工廠”增至42家。探究這42家中國“燈塔工廠”的成功經驗,可以發現,工業互聯網在幫助不少企業打造“燈塔工廠”,實現全價值鏈數字化以及智造經驗的復制和推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BOE(京東方)福州第8.5代半導體顯示工廠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選的顯示企業。京東方借助BOE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并進一步開放智能化運營管理經驗,加速推動各行業數智化升級。
今年3月獲評全球“燈塔工廠”的美的冰箱荊州工廠,結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智能仿真等技術應用,工廠數字化轉型辦公室整合數字化資源,交期縮短25%,質量缺陷降低了64%。
在卡奧斯的助力之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青啤通過柔性生產變革與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數字化平臺的建設,不僅實現了降本增效,更作為行業典范成為啤酒飲料行業首座“燈塔”。
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應對“雙碳”挑戰
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產業生態和關鍵技術支撐,工業互聯網已成為我國踐行“雙碳”目標、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技術路徑。
在能源行業,中國石化通過網絡切片+MEC+UPF下沉到企業,形成一套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石油化工企業整體解決方案,在工藝優化、物料管理、生產調度、環境監測、環保風險分析、蒸汽動力優化、車間用電等多場景實現節電減排。
在鋼鐵行業,寶鋼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 “一總部多基地”管控、酒泉鋼鐵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設備狀態監測和工藝優化方案、鞍鋼與中國移動合作開展了“基于5G的機器視覺帶鋼表面檢測平臺研發與應用”等行業應用,開啟了國內工業互聯網賦能鋼鐵產業提質、增效、降本的綠色發展新征程。
在汽車行業,工業互聯網能夠更好地實現網絡化協同。圍繞國家“雙碳”目標,東風公司正在探索構建“碳足跡”數據分析平臺,從“車輛循環”和“燃料循環”兩個方向去推動實現碳減排。
工業互聯網發展未來可期
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調查數據顯示,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應用普及率近年來持續走高,近兩年提升近5個百分點,83%的企業表示應用工業互聯網后生產經營效率明顯提升。可以預期的是,伴隨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的加速擴建,預計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