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擁抱千行百業,智能制造正在多領域多場景落地開花——依靠智能巡檢,遠在千里之外也能云端管理大型風力發電機,相比人工效率提升10倍;借助智能設備,質檢線上可以智能識別細小瑕疵,助力實現精細化生產……新興技術與先進制造的深度融合,不僅勾勒出日新月異的數字社會,也讓實體經濟活力更足、動力更強。
當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既有助于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也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立足新發展階段,只有保持戰略定力、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才能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智能制造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隨著國家對智能制造的大力支持,我國智能制造行業保持著較為快速的增長速度,2010-2020年,我國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逐年攀升;2020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產值規模約為25056億元,同比增長18.85%。
智能制造強調大規模、小批量,比傳統生產方式更加注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系統性,相關企業對現有人、財、物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具有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加大資本支持。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發展現代工業的基本路徑,目前,滬深兩市智能制造概念股深受資金青睞,資金通過資本市場投向智能制造企業,將促進智能制造企業發展壯大。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2-2027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智能制造產業鏈涉及的主要細分行業包括工業機器人、3D打印設備、數控機床、工業物聯網、工業軟件等,近兩年產業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其中,2021年全球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初步統計達到4619億美元,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767億美元,2021年全球數控機床產業規模約達到1648億美元,總體來看,全球智能制造行業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
目前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變革的同時促進全球供應鏈管理創新。在此背景下,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裝備被廣泛應用,投資機會良多,吸引了跨國公司持續加大智能制造的投入。
在行業形勢及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規模已經達到15000億元。當前,世界經濟進入下行趨勢,各國對于制造業發展愈發重視,紛紛加快推動技術創新,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戰略由此不斷升溫。目前,因此,智能化、綠色化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制造也將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