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林本堅:美國很難重返半導體制造業,又不愿意別人領先

時間:2022-09-13

來源:中央社

導語:半導體產業在這短短3年,從順風變為逆風,全球晶圓龍頭臺積電更成為舉世焦點,面對強敵三星、英特爾來勢洶洶,臺積電研發6騎士之一、前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說,「從歷史來看,臺積電每次迎戰都成功」,相信未來也會持續領先。

  隨著地緣政治危機加溫,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將芯片制造視為國安議題,紛紛拉攏臺積電到自己國家設廠,林本堅并不認同,認為這是「走回頭路」。他并提出警訊,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想「自己來」,會更加擴大半導體人才缺乏的危機。

  美國學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曾以Silicon Shield(硅盾)一詞,形容臺灣的半導體實力在全球占有舉足輕重地位,在國際紛亂局勢下,將成為臺灣的安全屏障。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估計,臺灣今年晶圓產能將占全球總產能的48%,12吋晶圓產能占全球比重將超過5成,16納米以下先進制程產能占全球比重更達61%。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臺灣半導體今年總產值將達新臺幣4兆8858億元。

  然而,隨著地緣政治風險拉高,以先進制程獨霸全球的臺積電被推上最前線,最大挑戰不再是單純的研發制造、制程升級,而是如何在政治角力中,繼續維系優勢地位。

  全球分工產業鏈大退化,政府應力保臺積電優勢

  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黑天鵝重創國際經貿秩序,卻意外凸顯臺灣半導體的關鍵角色。

  為了不受掣肘,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紛紛將半導體視為重要戰略物資,爭相補助推動半導體在地制造,甚至「拉攏」臺積電前往設廠。

  即便已經退休了,轉往學界發展,但擔任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的林本堅,還是各界請益對象,就連美國在臺協會(AIT)日前也找上門,關心他對半導體供應鏈看法。

  外界憂心臺積電赴美國設廠,先進地位將被「美國制造」迎頭趕上,林本堅接受中央社專訪時直言沒那么簡單,但因為時局變化太快,每個動作都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必須走一步算一步。

  回顧過去半導體發展歷程,美國許多公司原先采取「一條龍」模式,儀器、生產工具、設計、制造都自己做,后來發現效率太差、浪費時間,才逐步演變為全球分工模式。

  「我們花很多功夫才進化到現在這階段,硬要回到以前,就是退化」,林本堅感嘆,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大家都想自己來,這不僅更沒效率,還會讓人才缺口急速膨脹。

  林本堅見證臺灣半導體走向全球的光輝歲月,如今大環境卻在走回頭路,對臺灣產業是一大危機。他語重心長地說,半導體絕對是臺灣重要產業,又占有這么多優勢,「假使不讓它繼續發展,這是很愚蠢的」。

  林本堅進一步指出,政府應大力保護臺積電,最近購買軍火就花了不少錢,「保護臺積電不需要這么多錢」,期許政府協助臺積電滿足需要的水、電等需求;此外,臺積電擴建廠房,過程中遇到的環保問題也要協調解決。

  700磅大猩猩涌入廝殺,張忠謀接下「我們來了」戰帖

  林本堅加入臺積電時,當時臺積電主要競爭對手還是聯電,雙方競逐先進制程,「晶圓雙雄」在半導體界呼風喚雨;直到臺積電成功自主開發0.13微米制程,將亦步亦趨的聯電遠遠甩開,稱霸業界至今。

  然而臺積電的路愈走愈遠,敵人背景也愈來愈雄厚,先是格芯(GlobalFoundries)來勢洶洶,當時的執行長葛羅斯(Douglas Grose)還打電話給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嗆聲「我們來了!」

  后頭也有三星、英特爾(Intel)列強環繞,極力追趕臺積電。林本堅分析,三星資本雄厚,是強力的競爭對手,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以「700磅大猩猩」來形容,但三星同時也與客戶競爭,成為致命的弱點,因為「人家怎么相信你?一定不會把重要(產品訂單)給你」。

  林本堅指出,臺積電不與客戶競爭,對于幾百個客戶也非常小心嚴謹管理,公司內部筑起防火墻,不會讓不同客戶團隊互通消息;而且無論交貨時間、價錢或效能,臺積電承諾的事情一定做到,這是贏得客戶信任的關鍵。

  至于張忠謀口中的另一只「700磅大猩猩」英特爾,狀況則與三星不同。林本堅認為英特爾的企業文化沒有三星那么苦干;加上英特爾以前很注重制造,后來換了不是技術出身的人當家,優秀人才紛紛求去,成為落后臺積電重要原因。

  林本堅認為,美國很難重返半導體制造業,又不愿意別人領先,就「把大家壓到比較低。」就像以前日本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做得很好,英特爾幾乎放棄,美國卻不想讓日本領先,硬把日本「弄掉」。

  今年4月,對于英特爾積極搶攻晶圓代工市場,臺積電總裁魏哲家以一句「臺積電知道如何競爭」霸氣回應。

  6月底,三星大動作宣布3納米環繞閘極(GAA)技術領先量產,并在7月盛大舉行3納米GAA芯片產品出廠紀念活動。魏哲家則在8月底的技術論壇表示,今年下半年臺積電的3納米就會開始放量生產,而且「新技術不只好看、好名聲,還要實用」,暗諷之意不言而喻。

  這份對臺積電的自信與驕傲之情,在林本堅身上也展露無遺。林本堅談到三星,笑說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宣稱技術領先,臺積電做16納米時,三星就說做14納米,芯片同樣用到iPhone,結果用三星芯片的手機會起火燃燒;后來三星宣稱做出10納米世代制程,結果還是臺積電率先交貨。

  「為了爭取訂單,三星比較愿意夸大一點。」林本堅直言,雖然臺積電不缺競爭對手,「但從歷史來看,臺積電每次迎戰都成功」,相信未來也會持續保持領先。

  不過他也強調,任何競爭都不能輕視,要嚴陣以待,努力競爭。

  即使全球政經環境日益復雜,在強敵環伺之下,臺積電仍打出一場又一場漂亮戰役,盡管未來面臨制造在地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不確定性,出身臺積電的林本堅,對于臺積電仍充滿信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