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德國校企聯合開發鋰電池蝕刻工藝 可提高鋰電池功效和性能

時間:2022-09-06

來源:鉅大LARGE

導語:應對氣候變化不僅需要一個清潔的電網,還需要一種清潔的燃料,以減少工業熱量、長途重型運輸和長時間能源儲存的排放。

  德國太陽能行業濕化學加工設備供應商RENA技術公司與基爾的ChristianAlbrecht大學(CAU)合作開發了一種新的鋰離子電池硅陽極生產工藝,該工藝借鑒了RENA在太陽能行業采用的類似在線技術。

  RENA在開發太陽能電池加工設備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并將其注意力和專業知識轉向不斷發展的儲能行業,特別是在開發硅陽極方面,以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功效和性能,這是固定存儲應用中最常用的化學成分。

  RENA和團隊與CAU專家一起工作,發現硅比石墨能夠處理更多的鋰離子,而石墨是生產陽極的常用材料。然而,用硅制成的陽極,其能量密度是石墨的十倍。長期以來的問題是,硅在負載鋰離子時變得不穩定,這意味著硅陽極的循環壽命非常短。

  為了克服這一不足,CAU的研究人員采用了電化學蝕刻步驟,將硅結構化,在陽極中加入空隙,使硅能夠膨脹而不斷裂。

  這種工藝雖然有效,但并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因為它通常需要對加工過的基片進行密封,以避免正負電極之間的短電流。因此,任何在生產中需要高產量的產品——如鋰離子電池--都不適合采用蝕刻工藝。

  進入RENA公司這家德國公司可以通過簡化機器來調整其太陽能電池在線工藝,以處理大規模量的硅電化學蝕刻。

  CAU研究員SandraHansen說:“RENA在設備和工藝開發方面的經驗是將這項技術轉移到工業領域的重要因素。”

  RENA的業務發展經理FranckDelahaye補充道:“CAU在材料科學、硅陽極和電池制造方面的深厚知識將是將我們系統上加工的硅材料整合到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中的關鍵。”

  除了電池制造之外,該在線系統還適用于進一步的高產量應用,如太陽能電池制造。Delahaye總結道:“在那里,多孔硅可以作為分離層,以分離外延結構,如太陽能電池或硅片,這些外延結構在電化學蝕刻步驟后沉積在硅片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