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指三星將再投資229億元擴建西安工廠,增加它的西安工廠的NAND flash產能,西安工廠本來已是三星在韓國之外的最大NAND flash存儲芯片工廠,如今進一步增資,無疑突顯出它對西安工廠的看重,同時也說明它對中國制造的認可。
一、三星轉移生產線得不償失
早幾年,三星持續關閉它在中國大陸的工廠,目前三星在中國大陸的電視機、手機工廠均已關閉,這些產品的生產制造都已轉移至印度、越南等地,它希望利用當地低廉的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
然而三星在越南、印度生產的手機、電視等產品卻傳出不少毛病,說明當地的生產品質與中國制造存在較大差異,這可能與當地工人的文化水平低等有關,無法如中國工人那樣嚴格按照生產標準生產產品所致。
三星可能也認識到越南和印度的生產水平差異,之前它曾宣稱要將印度工廠建設成為韓國之外最大的工廠,然而后來的事實是三星的最大工廠位處越南,大約有一半的手機由越南工廠生產,而印度工廠生產的手機主要在印度銷售,每年的產量估計只有3000萬,大約為三星手機年銷量的九分之一,因為印度工人的文化水平更低,工作質量也不如越南。
三星將生產線遷移至越南、印度還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地的產業鏈不完善,許多配件需要從中國輸送過去,例如液晶面板就主要從中國大陸的京東方、TCL華星采購,液晶面板屬于易碎品,如此長距離的運輸無疑進一步提升了成本。
三星將生產線設在越南、印度固然降低了人工成本,然而正如上述這兩地的工人生產效率不如中國,產業鏈、物流等更不如中國,這些綜合起來導致的成本其實并沒有比中國降低多少,這自然讓三星飽受其苦。
二、三星重新認識中國制造
其實中國對于三星來說不僅是中國制造帶來的高效、高品質,這里還是全球最大的市場。隨著三星將生產線搬離中國,它的手機在中國市場占有的份額已大幅下滑,如今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占有的份額僅剩下1%左右;在全球市場,三星手機則面臨著中國手機的圍攻,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自從2017年Q3擊敗三星,如今中國手機還在歐洲市場圍攻三星。
三星電視也面臨著中國電視的激烈競爭,如今國內電視市場前四名都是國產電視品牌,三星電視在國內電視市場占有的份額已遠落后于中國電視品牌;隨著中國電視在國內市場取得優勢,它們也在歐美市場與三星展開競爭,海信、TCL等在歐美市場都占有不小的市場份額。
面對如此局面,三星如今宣布大舉投資中國市場,擴建西安的產能,似乎顯示出它有意再度回歸中國制造,畢竟中國制造可以有效提升它的產品品質,改善品牌口碑,挽回消費者的信心。
對于三星的回歸,中國應該也是非常期待的,此前陜西的芯片產值在國內排名靠后,但是隨著三星西安工廠的投產,陜西的芯片產值迅速上漲推動它進入國內各個省份的排名進入前四名,可見三星西安工廠對于陜西芯片產業的重要推動作用。
三星西安工廠的發展還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芯片產業鏈的完善,畢竟三星是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它的西安工廠也帶動了當地的芯片產業集群的形成,對于當下中國正極力推動的芯片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持。
可以說三星重新回歸中國制造,對于三星和中國制造來說是雙贏的結果,未來三星或許還會有其他投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制造的合作,增強三星諸多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這也有助于它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