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掘金千億市場,緊固件行業將迎來智能化機遇大潮?

時間:2022-08-31

來源:華人螺絲網

導語:在緊固件行業,新的賽道、高端化發展,無疑是增加企業競爭力的法寶,而這其中,布局智能化成為緊固件企業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沒有一個行業、沒有一個人的生活能離開緊固件。社會越發展,越需要能與之匹配的高品質緊固件產品……

  緊固件作為工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連接件,素有“工業之米”之稱,在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領域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一、為什么智能化制造是發展趨勢?

  在“科技強國”大背景下,智能化將是2022年乃至未來五至十年的核心發展主線,智能汽車、能源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多條主線將在這股變革大潮中迎來機遇。

  智能化簡單來說,需要企業實現數字智能建設,將信息化、數字化等新思維、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到企業生產經營中。

  隨著制造業向大規模定制化邁進,企業面臨快速交付、減少浪費、降本增效以及政策合規的要求。

緊固件.jpg

  在緊固件行業,新的賽道、高端化發展,無疑是增加企業競爭力的法寶,而這其中,布局智能化成為緊固件企業必不可少的一條路。在政策引導和環境的影響下,緊固件行業大力開展“機器換人”,由勞動和材料密集型的低端產品為主,向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高端緊固件方向轉變。

  二、緊固件產業鏈分析

  1、上游產業

  (1)鋼鐵

  鋼鐵工業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性基礎產業,對現代社會生產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鋼鐵工業體系的迅速發展,滿足下游行業用鋼需求的同時,有力地推動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粗鋼、生鐵產量較2020年稍有下降,分別為為10.33億噸、8.69億噸;鋼材產量在2017-2021年期間持續保持增長態勢,從10.46億噸增至13.37萬噸。現階段鋼鐵行業正面臨綠色轉型,國家政策紅利頻出,鋼鐵行業供給量有望維穩,為緊固件制造提供充足的原料基礎。

  (2)有色金屬

  有色金屬是經濟、科技、國防建設等發展的關鍵性基礎物質,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生產平穩運行,發展持續向好,2017-2021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呈穩中上漲趨勢;2020年產量突破6000萬噸,2021年產量同比增長4.6%,達到6454萬噸。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落地生效疊加社會各界投資向實體經濟傾斜,有色金屬行業韌性彈性凸顯。

  2、下游產業

  (1)汽車領域

  汽車行業是緊固件產品第一大消費領域,該行業所需緊固件數量和種類眾多。我國汽車產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后已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目前我國是全球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行業間競爭日益加劇。2019-2020年汽車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汽車產銷量連年下滑;至2020年汽車產銷分別為2532.5萬輛、2531.1萬輛,但我國汽車市場仍具有絕對優勢。2021年汽車行業產銷回暖,產銷分別增至2652.8萬輛、2627.5萬輛,雖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不過國內汽車保有量規模在不斷擴大,2021年保有量突破3億輛,同比增長7.5%。

  (2)建筑領域

  建筑行業是我國緊固件產品主要消費領域之一,近年來隨著經濟向好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家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我國建筑產業建造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持續縮小;且國內建造能力逐漸加強,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化。2017-2021年我國建筑業新簽合同金額逐年穩步遞增,從254679億元提升至344558億元,2021年同比增長6.0%。

  (3)工程機械領域

  工程機械指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如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等。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得到長足發展,尤其是挖掘機、裝載機以及壓路機類機械產品銷量十分可觀;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整體銷量顯著上漲,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推土機、壓路機銷量同比增速分比為4.6%、7.1%、55.9%、17.0%、0.2%。但是該行業內仍有部分高端緊固件對海外市場依存度極高,未來工程機械行業對高強度、高精度緊固件的市場需求廣闊。

  (4)航空設備領域

  此外高強度緊固件也廣泛應用于航空設備制造領域,而航空設備需求主要來源航空航天機隊建設-民用運輸飛機和通用運輸飛機。根據數據發現我國民用、通用飛機數量逐年攀升,至2021年民用、通用飛機數分別達到4054架、3018架。目前我國航空設備制造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長期需求有望增添。

  三、緊固件市場現狀

  1、市場規模

  作為最基礎、最通用的機械基礎件,緊固件產業對國家新戰略新興產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緊固件的需求呈持續增長走勢,帶動行業規模不斷增長。2014年我國緊固件市場規模為729.73億元,2021年我國緊固件市場規模增長至1095.89億元,2014年以來我國緊固件市場規模復合增速6%。

  分行業來看,汽車工業是緊固件的主要需求領域,2021年汽車領域緊固件需求占比為58.36%;其次是建筑業,2021年占比為15.18%;電力工業占比6.56%,機械及其他占比為19.9%。

  2、生產狀況

  我國緊固件產業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已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轉變,產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從近幾年看,我國緊固件行業產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14年產量為719.96萬噸,到2019年增長為850.07萬噸,2020年略微下降為825.01萬噸,2021年再次上升未898.99萬噸,達到歷史新高。

  3、進出口情況

  我國緊固件制造業是典型的外貿型產業,出口渠道是我國緊固件生產商重要的銷售通路之一,出口數量占國內產量比重近年來維持在40%左右,2021年這一比例達到42.23%。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國緊固件制造是外貿型產業,進出口產品結構卻極其不平衡。由于我國緊固件企業大多自動化程度低、技術裝備落后、企業規模小,生產的產品多是低端緊固件,產品質量差、品質檔次低,出口也以低端產品為主。而高端產品還未能實現自給,仍依賴于進口。

  但是,隨著國內緊固件制造業整體能力的提升,我國緊固件生產商正在向中高端產品市場拓展,緊固件高端產品國產替代效應不斷深化,2021年我國緊固件產品進口額為226.88億元,進口額占市場規模的比重為20.7%,而這一數據在2018年還高達26.4%,表明我國緊固件生產商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四、智能化能解決緊固件行業哪些問題?

  細分切入點背后,往往是一個大的市場需求和真正的行業問題。

  眾所周知,緊固件行業有著低、小、散的特征。近年來,由于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漲,中小企業無法承受成本提升之重,再加上疫情沖擊之下外貿市場受到影響,不少企業舉步維艱。越來越多的緊固件企業認識到傳統靠低成本競爭的發展模式也已沒有前途,也開始瞄準智能化這片藍海。

  制造業存在的問題:

  >數據多、流程繁瑣、等待時間長

  >招工難、一線勞動力短缺

  >渠道獲客成本高、質量差、成單周期長

  >前端銷售和后端倉儲溝通不協調、信息不同步

  >企業競爭力不足

  >技術停滯不前、無創新

  ......

  智能化可以解決的問題:

  >把海量生產數據串聯、運用起來

  >提高用戶瀏覽、下單效率高

  >機器換人

  >詢價、下單、物流追蹤、對賬為一體

  >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

  >全程可追溯,節省時間和人力

  ......

  企業生產能力的技術改造、機器換人、智能升級,這能從根本上提高緊固件行業質量、效率和企業競爭力、解決一線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因此,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智能生產就是企業生產能力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是推進智能制造的主戰場。

  五、智能化加持緊固件向高端化轉型

  我國緊固件行業從上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行業技術水平有明顯提高,但高端市場依賴進口。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高端緊固件市場規模達691億元,下游行業中,汽車用緊固件需求量最大,占比達23.2%,航空航天用緊固件雖需求量小但產品附加值高。

  想要抓住這片高端市場,緊固件企業只有依靠質的提升、量的增長來獲取利潤,占據一席之地,智能化的布局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少緊固件企業在這幾年間已經開始打造智能工廠,開展工業4.0的改造,擁抱智能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