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半導體格局生變,芯片價格為何總是暴漲暴跌?

時間:2022-08-30

來源:Ai芯天下

導語:隨著今年疫情形勢得到緩解,供應量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短缺,所以再想維持天價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前言:

  糧食豐收時,因為供給充足引發糧食價格下降,從而導致農民收入降低。

  可在 21 世紀的半導體領域,卻依然出現[谷賤傷農]的現象。

  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的持續減弱,曾在上半年引發過一波芯片急跌,而近日多款芯片報價[雪崩],讓半導體供應問題再度成為行業焦點。

  作者 | 方文

  圖片來源 | 網 絡

  最近幾個月多家芯片價格大跳水

  意法半導體L9369-TR型芯片是電子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2021年市場報價一度上漲至3500元左右一個,而僅僅8個月之后,這款芯片就從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個,降價幅度超過80%。

  同時,另一型號的ST意法半導體旗下型號為STM32F103C8T6的芯片,在2021年價格維持在200元左右一個,目前售價僅為每個20元左右,只有最高價的十分之一。

  今年以來,消費電子類控制芯片的市場價格也持續走低,從百元高位跌至兩位數。

  以手機為例,2022年全球手機銷量下滑,導致手機用電子芯片供大于求,各大手機廠商紛紛調低出貨量目標,并向上游芯片廠商砍單。

  這背后是半導體市場在“退燒”

  備受缺貨折磨的買方在客戶端重復下單,未料趕上通貨膨脹、加息等宏觀經濟因素拉低市場需求,不得不大刀砍庫存、降價出清。

  目前來看,大量芯片不僅尚未回到疫情前的價位,反而暴漲暴跌成了一種[常態]。

  上半年以來,三星、戴爾等紛紛下調訂單,波及芯片采購。

  暴跌之下,仍有廠商逆勢宣布漲價,包括英特爾、高通、美滿電子、博通等已計劃對旗下部分芯片產品提價。

  與消費電子場景所不同,車用芯片供應依舊保持緊缺態勢,表明整個芯片市場結構性分化不斷加劇。

  整體來看,對關鍵零件掌控力較強的汽車廠商有望持續改善芯片短缺問題,反之則可能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半導體生產“滯后效應”

  按照供求關系理論,產品供大于求時,只要降低產品供應就能讓產品價格恢復正常。

  可在半導體行業,降低產品供應談何容易。

  在以[基建狂魔]著稱的中國,2000-2010 年間建設周期為747天,2010-2020 年間效率有所提升,可依然需要675天。

  由此可見,晶圓廠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都非常多。

  反應到芯片供求關系之中,半導體晶圓廠投產時間與產品供求狀況形成嚴重錯位。

  當芯片緊缺時,各國抓緊建設晶圓廠,可等到晶圓廠建成投產,芯片庫存卻與日俱增,晶圓廠面臨產能過剩窘境。

  那些沒有技術難度的成熟工藝,將會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家電芯片、汽車控制芯片等產品線或許會開始新一輪價格戰。

  Gartner 報告預測,到 2024-2025 年,市場需求將無法滿足產能擴張的速度,導致代工產能利用率下降至近 80%。

  供不應求轉為了產能過剩

  在過去2年半導體超級周期里,終端市場的火熱使得芯片設計企業紛紛對晶圓代工廠做出了長期購買的承諾。

  今年年初,英特爾宣布在美國俄亥俄州建設兩座新新芯片工廠,初始投資超過200億美元,預計將于今年開工,2025年底投產。

  三星電子也計劃于今年建設三家芯片廠,同時為已有的工廠增加生產設備,增加產能。

  屆時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將提高近20%,12英寸產能提高將近50%。

  以全球近2350家芯片相關的上市制造公司為對象,整理得知,2022年一季度庫存金額,比2021年年底暴增約970億美元,庫存剩余量和增量皆創10年來新高。

  因為疫情等影響,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業績下滑,終端廠商果斷的進行了產能的砍單。

  這也導致曾經芯片廠商的大幅拉貨成為了現在急需清理的庫存。

  第一種方式就是降價,這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方式;第二種,就是降低晶圓廠投片量。

  芯片大幅降價的四個原因

 ?、偾皟赡暌驗橐咔榈脑?,造成了多家企業斷產斷供,芯片產業也不例外。

  隨著今年疫情形勢得到緩解,供應量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短缺,所以再想維持天價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為了緩解美國國內的通脹問題,美聯儲從今年以來不斷地加息縮表,這就造成了全球經濟前景趨弱,所以消費者的需求也就得到了放緩。

  說白了就是現在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降低了,影響到了整條產業鏈的供需關系。

  ②今年上半年手機的出貨量,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6%。

  手機銷量的下滑自然,必然會導致手機廠商下調出貨目標,所以他們也就必然會向上游的芯片供貨商砍單。

  由于前幾年全球大范圍地[缺芯],所以很多芯片廠家拔地而起,芯片的產能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郛a能提高,芯片的庫存也就跟著水漲船高。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2350家芯片上市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的庫存金額,相比去年暴增了970億美元,創下了最近10年來的新高。

  而如今對于芯片的需求量減少了,去芯片庫存的速度自然也就變得異常緩慢。

 ?、苄酒a業去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

  現在各個國家都在忙著建設自己的芯片產業,以前沒有的趕緊建廠生產,以前有的總想著讓自己的芯片更具有影響力,甚至壟斷全球芯片產業。

  國產芯片自給自足率提升

  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前四個月的累計芯片進口量和上一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40億枚。

  一方面,或多或少跟全球缺芯有關系,但另一方面,這也是國產芯片自給自足率提升的證明。

  有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近些年一直在試圖擴大產能,向海外供應商下的芯片制造設備訂單增長了近58%。

  在2021年,中國芯片相關企業的總銷售額增長了18%,首次打破了1萬億元人民幣的紀錄。

  因為美國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也導致中國芯片行業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

  根據其整理的數據來看,在過去的一年里,每個季度世界上增長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中,有19家來自中國。

  半導體將迎10年大衰退?

  一般而言,半導體產業會在繁榮發展與嚴重衰退之間循環往復,通常的循環周期是4年。

  從2019年開始進入繁榮周期開始,半導體行業上一輪繁榮周期已經持續了三年,今年年初開始,半導體行業就已出現需求萎縮的跡象。

  投行Jefferies Group的報告認為:半導體行業可能會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年初遭遇行業低迷期。

  包括花旗銀行、惠譽評級在內的多家機構認為:半導體產業將因庫存增加和需求萎縮,陷入至少10年、甚至可能是20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