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互聯網:為紡織服裝產業插上數字化“翅膀”

時間:2022-08-26

來源:粵訊

導語:“依托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以數據需求為技術驅動,正在逐步形成‘大而強’‘優而智’融合發展的產業新生態。”在日前舉行的“2022中國服裝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指出,當前紡織服裝產業的空間更多來自場景深耕與復雜應用,企業正在加快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

  從數據看,居“衣食住行”之首的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速度并不慢:2020年,紡織服裝行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及聯網率分別達到52.1%、45.3%,分別高于消費品行業平均水平2.6和3.6個百分點。然而,面對時尚產業的飛速發展、“小單快反”的市場趨勢,紡織服裝企業的“上云、用數、賦智”步伐還是需要加快。

  “紡織全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仍處于初期階段。”工信部消費品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在8月19日舉行的“紡織智能制造進園區·青島站”活動上指出,存量設備互聯互通難度大,數字化應用場景普及度不高,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系統解決方案不多,特別是中小企業數字化在技術管理基礎等方面存在較多制約。

  而工業互聯網,憑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連接優勢,正是紡織產業數字化的核心引擎。隨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8年、2019年遴選26個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項目,2021年遴選20個示范平臺項目,目前紡織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形成,既有龍頭企業構建的供應鏈管控與服務平臺、大型集團建設的運行管控平臺;也有區域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如浙江省服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還有覆蓋全產業鏈的平臺,如海爾卡奧斯打造的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互聯網:紡織產業數字化的“著力點”

  紡織,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21年,中國GDP達114.37萬億元,而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17萬億元。

  但傳統產業,幾多煩惱。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之一,紡織服裝產業從利潤微笑曲線底部向兩頭的延伸,考驗重重。一方面,“千人紗、萬人布”,紡織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鏈條長,如何轉型升級,變得高效而“輕盈”?另一方面,高能耗、高庫存、低附加值,紡織也是典型的“紅海”市場,紡紗、織染、服裝等企業普遍面臨激烈競爭,如何開拓“藍海”,邁向“科技、時尚、綠色”?

  數字化,正是解題的金鑰匙;工業互聯網,則是核心發力點。今年6月發布的《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 (2022-2024年)》指出,“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工業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為著力點,加快推動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擁有全部細分產業門類的紡織服裝大省山東,則在《紡織服裝產業2021-2023年行動方案》中提出“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大力培育推廣紡織服裝行業互聯網平臺”的任務,在《現代輕工紡織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深化工業互聯網賦能”“引導更多企業上平臺、用平臺,促進產業鏈對接重構”。

  研發生產周期縮短30%;萬錠用工數由150人減少到35人;年生產能力提升約3倍……位于棗莊的紡紗企業山東正凱,在攜手海爾卡奧斯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平臺后,收獲了工業互聯網賦能的紅利。卡奧斯運用5G、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為山東正凱打造了企業級紡紗生產智造平臺,結合紡紗MES、紡紗物聯網等系統,實現了工廠全流程數字化驅動、監控與管理,解決了一系列痛點,比如實時監測和分析能耗,及時反饋異常,減少能源浪費;產品質量在線監測,有力降低疵品率。

  海爾卡奧斯作為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國家隊排頭兵,其構建的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大規模定制模式為核心,覆蓋了紡紗、織染、服裝、新零售等紡織服裝全產業鏈,運用5G、云計算、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助力企業實現柔性化定制生產和供應鏈高效協同,實現個性化定制、平臺化設計、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2019年,海爾卡奧斯入選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項目。

  對于“柔性化定制生產”,與消費者距離更近的服裝企業感觸最為直接。陜西偉志是西部地區知名服裝企業,近年來遇到了產品同質化嚴重,難以滿足消費者個性、時尚需求等難題。海爾卡奧斯為陜西偉志打造了專門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實現從下單到采購、倉儲、生產全流程系統貫通,使大規模定制逐步成長為企業最主要的業務模式。在工業互聯網的賦能下,陜西偉志具備了年產6萬套個性化定制產品的能力,工廠的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提高25%,交貨周期從25-30天縮短到10天,能夠快速響應小批量、柔性訂單。目前,卡奧斯打造的服裝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與輕量化SaaS應用——服裝云智造系統,已在眾多企業應用。

  海爾卡奧斯:加快紡織服裝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圍繞100個細分行業,支持300個左右公共服務平臺,打造4000-6000家‘小燈塔’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本,帶動廣大中小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8月17日,工信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棉紡織及印染精加工,紡織服裝、服飾業等紡織服裝細分產業均在其中。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在紡織服裝行業,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90%。與其他行業相似,中小紡織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主要面臨著人才、資金、經驗的制約:數字技術和運營管理人才缺乏;規模小、利潤低,用于數字化轉型的資金不足;點多、面廣、差異大,可借鑒的數字化轉型成功經驗不多。

  由此,《通知》強調的“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含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服務中小企業能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便頗具政策導向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實現資源的精準配置、高效對接,對中小企業的賦能價值尤為明顯。

  近2000家紡織服裝企業上平臺、用平臺——目前,海爾卡奧斯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匯聚了眾多中小紡織企業,助力山東尚牛智造、威海迪尚和浙江安吉倍豪等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特別是在山東,隨著2021年8月山東省工信廳等11個部門印發《關于加快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在青島、濟南、威海等城市建設打造出科技、時尚、綠色的山東新紡織服裝產業”,紡織服裝被確定為山東省11條標志性產業鏈之一,海爾卡奧斯助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的步伐加速。

  以青島瑞華為例,過去外貿訂單占比80%左右,主要銷往歐美、日本等地。但外部環境變化、世紀疫情沖擊,瑞華失去了“大貨代工”的大單優勢,長期掩蓋在“繁榮”之下的生產周期長、物流成本高、庫存積壓多等行業共性問題暴露出來。

  針對瑞華面臨的痛點,海爾卡奧斯設計了精益化、自動化、信息化三條改造主線,打造了軟硬件一體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工廠生產全流程的數據打通與有效管理,讓人、機、物真正實現互聯,打造了柔性服裝智能工廠。數字化帶給瑞華的變化是顛覆性的:實現了平臺數字化管理,管理效率總體提升80%;實現了一體化運作,打通生產方、品牌銷售方、面料方產業鏈數據,產品直達用戶端,企業日產能提高了35%,訂單量增加了30%,訂單附加值提高了150%。尤其是“小單快反”柔性生產變為現實,瑞華具備了不同批量的個性化定制生產能力,最小訂單從過去的1萬件降到現在的500件。

  7月26日,山東省工信廳公布2022年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名單,海爾卡奧斯憑借自身在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賦能實踐,成功入選。卡奧斯與中國服裝協會共同發起的中國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在加速建設中,依托卡奧斯PaaS平臺,整合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等中臺服務,打造數字化云工廠、產能調度中心、供需平臺等八大板塊。

  工業互聯網帶給“錦繡事業”的新動能,正在持續釋放。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