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充電網絡的不斷完善,自動充電機器人有望被大規模應用到各個場景當中,提升電動汽車補能體驗。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離不開充換電網絡的建設,而充電樁的供需矛盾卻使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受阻。一方面,車樁比過高帶來的充電難影響了新能源汽車車主的用車體驗;另一方面,充電樁利用率低,企業盈利難。
據統計,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784萬輛。合理布局充電樁,成為了改善新能源汽車用車體驗,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首要問題。
目前解決電動汽車充電困難的方案有幾種:使用換電方式,換電站正在逐漸擴建中;移動充電,主要是有充電設備的大型卡車,停靠在車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方便車主充電;電動汽車充電寶,一次充電行駛的距離可以達到幾十公里;車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增加續航里程。
對此,人民網發布的《專業的充電樁研究報告》中指出,工信部等大力支持充電樁建設,數字化成為重點方向。文章指出:通過與5G通信、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車聯網等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充電樁”可以作為數據接口以實現大規模組網,利用規模化、集成化、數據化、網聯化優勢,打造“車-樁-電網-互聯網-增值業務”的智能充電網絡,擴展多種商業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
威馬推出的“私樁共享”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部分新能源車主的充電難題:京津冀地區所有擁有私人充電樁的用戶,可通過即客行微信公眾號申請免費置換“國網電動&即客行智慧低碳充電樁”,將自家充電樁的空閑時間開放給其他電動車用戶付費使用。
來自美國的充電技術公司EVSafeCharge推出的ZiGGY機器人利用AI技術與傳感器套件,可以自主行走到它要充電的汽車跟前,聰明的避開行進路線上的各種行人與社會車輛,而作為車主的你僅需要從車機小程序或手機APP里對它發出召喚指令。Ziggy 充電機器人預計于 2023 年起正式量產,目前此設備已于美國多所飯店試運作。
國內江蘇上線的全國首套全電共享電動汽車充電機器人系統,采用吊裝式軌道設計,結合了機器人控制技術、物聯網技術和調度算法等技術,能夠精準控制充電槍,并將其移動到汽車所在車位,幫助電動汽車快速完成充電。一臺充電機器人可以滿足50個車位的充電需求,大大節省了一戶一樁的空間成本,非常適合于國內當下的電動汽車市場環境。
自動充電機器人的出現,是車企在補能領域的新嘗試。隨著智能充電網絡的不斷完善, 自動充電機器人有望被大規模應用到各個場景當中,提升電動汽車補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