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推2800億美元芯片補貼,但美國芯片正祈求中國制造解決芯片庫存

時間:2022-08-12

來源:維科網

導語:美國推出2800億美元芯片補貼持續被熱議,有人認為這對中國芯片的發展將產生較大影響,然而現實是美國芯片庫存激增,它們正祈求中國制造購買更多美國芯片以幫助它們解決芯片庫存問題。

  美國推出2800億美元芯片補貼持續被熱議,有人認為這對中國芯片的發展將產生較大影響,然而現實是美國芯片庫存激增,它們正祈求中國制造購買更多美國芯片以幫助它們解決芯片庫存問題。

  美國推出2800億美元芯片補貼,希望支持美國本土芯片制造企業發展先進工藝,同時吸引更多芯片制造企業在美國設廠,然而如今的美國芯片并不缺乏產能,面臨的問題卻是芯片供給過剩、芯片庫存高企。

  首先出現芯片庫存的是美國的射頻、模擬芯片等行業,這些行業伴隨著全球手機、PC、電視的銷量下滑,對芯片的需求下降,導致了芯片供給過剩的問題,大環境如此,美國芯片也無可奈何。

  其次是美國芯片創新不足,在10多年前,美國芯片曾引領芯片技術的發展,然而近幾年來美國芯片的技術創新越來越慢,甚至已淪落到如其他國產芯片企業一樣成為組裝芯片企業。高通曾長期自研芯片核心架構,但是自從驍龍835以來放棄自研核心架構,而采用ARM的公版核心架構,如今的高通芯片與聯發科芯片已經差異極小。

  再次是美國芯片自綁手腳,從2019年以來美國芯片限制中國企業購買美國芯片,而中國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買家,美國不讓中國買芯片,自然就導致了芯片供給過剩的問題。這些種種原因都導致了美國芯片的競爭力下滑。

  如今美國祭出2800億美元補貼并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美國芯片的技術創新并非是缺錢導致。以Intel、高通等為例,它們近10年來的凈利潤率都達到兩成左右,其中Intel的年利潤更是達到百億美元,早年臺積電的利潤比Intel還低,但是Intel在先進工藝研發方面卻步步落后于臺積電,可見錢并非是導致Intel等美國芯片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逐步落后的原因。

  美國大舉補貼也未必能吸引芯片制造企業在美國設廠,已赴美設廠的臺積電、三星等在美工廠進展緩慢,原因在于它們都擔憂美國工廠的生產成本太高,賺錢太難;甚至連美國本土芯片制造企業Intel都沒有將最先進的Intel 4工廠設在美國而是遠赴愛爾蘭,所以美國的補貼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芯片制造企業是個問題。

  倒是三星和臺積電在美國的遭遇讓諸多芯片制造企業產生疑慮,在美國的重重壓力以及補貼的引誘下,三星和臺積電迅速赴美設廠,然而至今它們都未獲得補貼,而Intel和高通等美國企業游說要求這些補貼只應該給美國芯片企業,更是讓諸多非美芯片企業對于赴美設廠存有很深的疑慮。

  相比之下,由于美國的舉措,如今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中國市場開始加速發展芯片產業,幾年時間中國的芯片產能就已從全球前五之外提升至全球第三,依托于中國本土芯片企業的努力,如今中國芯片企業已先后打破CPU、GPU、存儲芯片、射頻芯片等的空白,以國產芯片替代美國芯片,甚至一些芯片開始走向國際市場,擁有美國同類芯片功能的中國芯片報價只有美國芯片的四分之一,超低的價格讓中國芯片獲得歡迎。

  美國的巨額芯片補貼恐怕未必能提升美國芯片的技術創新能力,反而因此會進一步加劇美國芯片供給過剩的局面,而它還在試圖進一步限制中國制造購買美國芯片,這只會讓美國芯片的日子更加難過,這可謂捧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