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和飛信即將退出,5G消息有戲嗎?

時間:2022-08-08

來源:TechWeb.com.cn

導語:5G消息在面向個人用戶方面,瞄準的仍然是微信這類即時通訊工具,提供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等內容的發送,以及用戶之間的群聊功能。

  近日,中國移動正式發布公告,稱和飛信業務將于今年9月30日停止運營在業內引起了反響。有觀點認為,和飛信的退出是為了運營商推出的5G消息讓路。事實究竟如何?

  我們不妨先看看看和飛信的退出。2018年12月,中國移動正式發布和飛信,將發展重心轉移至企業通信市場,希望能夠再續“互聯網夢”。

  “免費短信”的功能是彼時飛信最大的亮點,當雙方飛信都在線時,飛信對飛信即可傳輸消息,當接收方飛信不在線時,發送方的消息將自動轉換為短信發送到對方手機。

  但加盟中國移動“和”家族的“和飛信”并沒能在市場上翻起多大的水花,彼時的2B市場早已是競爭的紅海,騰訊輕聊版QQ、TIM、企業微信以及阿里釘釘都在不斷發力,更有“后起之秀”飛書前來攪局,飛信很難搶到一席之地。

  更為重要的是,與上述這些to B的企業通信應用相比,和飛信在功能上并未體現出明顯的差異化優勢。

  由此看,和飛信的退出是早晚的事兒,只不過,5G消息的推出加速了這個進程而已。

  產業分析師、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TechWeb表示,中國移動和飛信業務的落幕是一個必然結果,其失敗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過于緩慢,并沒有跟上快速迭代、高開放性的時代,這也與運營機制體制有關。

  從內部運營機制來看,和飛信業務過于老化,并不靈活。此外,既得利益的羈絆也讓和飛信也顯得不夠開放,比如無法和聯通、電信的用戶互聯互通。

  從外部競爭來看,騰訊系的微信有QQ強大的社交關系鏈基礎,能夠把QQ的用戶快速導入到微信產品中,而這種優勢和飛信并不具有。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移動社交產品只有第一名,沒有第二名,所以和飛信的落幕也是必然的結果了。”丁少將說道。

  那么問題來了,5G消息的未來有戲嗎?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5G消息”,其實和5G并沒有什么關系。它既不是5G特有的功能,也不是5G時代新開發出來的業務。它的真實身份是誕生已有10多年的RCS 技術。3大運營商之所以要把它名名為“5G消息”,很大原因應該還是想借5G這個熱點,從營銷推廣的角度進行的考慮,與技術無關。

  正是由于非創新性的技術,且和5G無關,有觀點將5G消息概括為“升級版的短信”,具體來說,5G消息面向個人用戶,提供點到點的消息和群聊服務,除了支持文本外,還支持圖片、音頻、視頻、位置、聯系人等多種媒體格式。

  由此不難看到,5G消息在面向個人用戶方面,瞄準的仍然是微信這類即時通訊工具,提供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等內容的發送,以及用戶之間的群聊功能。這并未跳出之前的飛信、易信等App的范疇。這就意味著,如果是面向C端用戶的話,在面臨最大競爭對手微信時,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想要拿下可觀的活躍用戶,難度極大。

  此外,從運營商的角度看,5G消息是否能成功還面臨生態建設和盈利模式的考驗。首先,5G消息盈利模式不明朗,微信和iMessage都是免費的,短信目前是收費的,5G消息取代了短信會免費嗎?這還要看運營商的魄力和能否基于免費建立起獨特的盈利模式。

  當然,5G消息也并非全無優勢,例如用戶無需安裝軟件、登錄賬號,甚至無需成為好友,就能完成信息的獲取和交流,為其大規模商用帶來一定的可能性。

  獨立ICT評論人孫永杰指出,比如推動相關行業應用服務的輕量化。在實際應用中,金融、教育、稅收、醫療等領域普遍存在App安裝成本高、留存率低、用戶活躍度低等問題,而5G消息可以助力實現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企業與個人信息交互,提升相關行業服務體驗。又如可以促進建立協同共贏的產業生態體系。5G消息作為運營商提供的基礎通信業務,相對于其他企業提供的平臺與服務,具有更高的社會公信力,這為其與不同行業融合、構建多產業協同體系創造了條件。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看到產業鏈上下游包括運營商、終端廠商、平臺廠商、服務提供商、行業客戶等都在加快部署,全力支持5G消息商用。“也許未來5G消息的成功,著力to B市場才是更好的選擇。”孫永杰說道。


5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