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缺芯告急!俄羅斯最大銀行從舊卡中拆芯片使用

時間:2022-07-19

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導語:眾所周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遭到了多家西方國家制裁,其國內的金融等行業也數次出現危機。尤其是在國際支付體系中,萬事達和VISA退出俄市場,雖然國內本土Mir支付體系填補了這一空缺,但由于相關銀行卡需求猛增,卡芯片面臨短缺。

       今年5月,有消息稱美國主導的制裁迫使俄羅斯在一些軍事裝備中使用來自洗碗機和冰箱)中的計算芯片。在西方制裁條件下芯片短缺和歐洲供應問題的背景下,近日再次傳出消息,俄羅斯最大商業銀行Sberbank已開始從未激活的銀行卡中拆出芯片,以應對歐洲供應商停止交付引發的短缺。

  作為一家成立于1841年的世界500強企業,Sberbank是俄羅斯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占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國內銀行資產,但也在被踢出SWIFT之后陷入困境。

  眾所周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遭到了多家西方國家制裁,其國內的金融等行業也數次出現危機。尤其是在國際支付體系中,萬事達和VISA退出俄市場,雖然國內本土Mir支付體系填補了這一空缺,但由于相關銀行卡需求猛增,卡芯片面臨短缺。

  Sberbank的安全合規主管表示:“我們主要與歐洲芯片生產商合作……芯片變得稀缺和昂貴。也就是說,我們開始從卡片中挑選芯片并將它們插入新卡片中。”

  但實際上,銀行卡缺芯片也不是這一時的事情。早在2021年,就有香港和臺灣地區的銀行表示,信用卡芯片出現缺貨問題。一名銀行主管表示,幾家大銀行的信用卡芯片,大多集中由歐洲的幾間大型卡廠供應,基礎庫存僅能保證半年以內,無法追加,意味著一旦庫存耗盡可能面臨“無卡可發”。

  “無芯可用”影響俄羅斯多個行業

  就在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表示,美國主導的制裁迫使俄羅斯在一些軍事裝備中使用來自洗碗機和冰箱中的計算芯片。“我們從烏克蘭人那里得到消息,當他們在地面上發現俄羅斯軍事裝備時,里面安裝的都是他們從洗碗機和冰箱中取出的芯片。”雷蒙多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

  據悉,美國對俄羅斯的出口數量相比于2021年同期下降了85%,價值下降了97%,其中包括受新制裁約束的半導體、電信設備、激光、航空電子設備和海事技術。

  “我們的做法是要徹底阻斷俄羅斯獲取技術,這會削弱他們繼續軍事行動的能力,這正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雷蒙多在回答民主黨參議員關于出口管制問題時說道。

  有研究表明,俄羅斯的芯片制造技術落后于行業領導者臺積電超過15年。該國領先的芯片制造商米克朗集團表示,它是唯一一家能夠大規模生產65nm制程的俄羅斯本土公司,而這種技術在2006年左右已在半導體行業大規模量產。

  也就是說,俄羅斯幾乎很少自己生產芯片,歷史上依賴從亞洲和西方公司進口。但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直接采購芯片的量不到全球的0.1%,且分析機構IDC的數據顯示,俄羅斯2021年的ICT(信息和通信技術)市場規模僅有約503億美元,而全球市場總額高達4.47萬億美元。

  要知道,世界上大多數芯片工廠使用的軟件或設備都是在美國研發的。由于俄烏戰爭的原因,美國政府要求世界各地使用美國制造設備或軟件生產芯片的公司遵守制裁,并禁止向俄羅斯出售相關產品。可以看到,今年2月開始,英特爾、AMD、ARM、谷歌、微軟、蘋果等歐美公司紛紛宣布暫停向俄羅斯提供產品和服務。這些還只是科技領域的制裁,對于軍事領域的芯片和其他電子零部件,西方國家的管制更為嚴格。美國政府表示,新禁令將切斷俄羅斯一半以上的高科技進口,并削弱該國實現經濟多元化和支持軍事的能力,但這項禁令的目的不是阻止消費電子產品的銷售。

  自研自產?俄羅斯如何應對芯片危機

  面對外部的制裁壓力,俄羅斯該如何應對?有俄媒稱,俄羅斯政府已經制定新的微電子發展計劃的初步版本,預計到2030年投資約3.19萬億盧布(約合384.3億美元),用于發展本地半導體生產技術、國內芯片開發、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培養本地人才,以及推廣自制芯片和解決方案。

  在半導體制造方面,俄羅斯計劃斥資4200億盧布(約合50億美元)用于新制造技術及提升。短期目標之一,是在2022年底前提高使用90nm制程的芯片產量,一個長期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28nm制程的生產。

  雖然看起來很是激勵,但該計劃在俄羅斯國內飽受質疑,有人認為,28nm到2030年將成為“非常古老”的生產工藝,而且在關鍵設備、材料均被斷供的情況下,成立一家能夠量產28nm制程的工廠將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今年2月底,俄羅斯服務器制造商promobile公司的CEO馬克西姆·科索夫表示,俄羅斯廠商和客戶將探索在美國制裁下繼續業務的途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俄羅斯和非美國零部件的使用量,或者利用美國商務部制裁留下的某些空當。另一位消息人士則稱,俄羅斯可能會嘗試從其他渠道購買芯片。

  此外,在關乎到國家金融體系的芯片危機事件中,俄羅斯國家信用卡支付系統(NSPK)董事會成員Oleg Tishakov表示正在尋找新的微芯片供應商。據悉,已經在中國找到了兩家,且已進入了認證過程中,但他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雖說國內還無法自制最先進的手機和電腦芯片,但可用于身份證或者銀行卡的采用RFID技術的IC芯片還是可以制造的。目前來看,國內二代身份證的核心IC芯片的電路設計由海貝嶺,大唐電信,清華同方3家來完成的。而上海華虹和大唐電信則是成為IC卡身份證指定芯片的設計企業,清華同方則是具有二代身份證中IC卡芯片的技術開發能力。此外,還有紫光國微、國民技術、聚辰股份、上海復旦微電子、深圳遠望谷、北京航天金卡等十幾家企業可以制造智能卡RFID芯片。

  顯然,中國公司可以滿足對俄羅斯RFID芯片的供應,但隨著西方國家對俄芯片溯源力度的加強,有能力和愿擔風險的芯片原廠和供應商恐怕寥寥無幾。這或許也是為什么俄羅斯即使有其他渠道獲取芯片,但依然要從舊卡中拆除芯片插入新卡的原因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