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市場真實現狀如何,中國半導體公司如何應對?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記者展開策劃,今日(7月6日),我們推第一篇,關注中芯國際、富滿微、圣邦股份等半導體產業鏈公司的業務情況。
《科創板日報》7月6日訊(記者 章銀海) 近日,市場對于客戶訂單削減的擔憂再度在半導體產業鏈發酵,臺積電和A股半導體板塊均有所回調。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多家半導體設計及晶圓廠商相關人士處了解獲悉,雖然消費類芯片產品需求有所下滑,但工控類等其他應用領域仍然需求旺盛。晶圓產能緊缺程度相較去年已有減緩,但晶圓制造廠商仍處于滿載及擴產狀態。受高庫存及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近期部分廠商將原本重復的訂單撤回或者下單節奏減緩。
一家華東晶圓廠商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和消費信心等因素影響,消費類產品的市場需求的確有所下降。“手機、電動工具和小家電等消費類產品需求減弱影響了相關芯片需求。以手機為例,涉及電源管理、功率、邏輯等多產品線,并不僅是某個特定類產品。”
富滿微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需求沒有去年高峰期那么好了,年初疫情以來感受特別明顯。深圳封控時,公司整個一星期居家,工廠不開工。不過,雖然沒有去年那么火爆,但是目前在手訂單符合預期。”
“MCU方面,8位產品受整體環境影響比較大,32位相對比較穩定,且32位MCU的產能比8位緊俏。從下游應用領域來看,大消費領域有所下滑,但工業、通訊及計算機領域相對穩定。”華南一家半導體設計廠商人士坦言。
中芯國際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稱,消費類產品需求從去年底開始已有疲軟勢態,且在公司營收占比中亦有所下降。但從絕對金額來看,同比仍略有提升。
產能方面,多家半導體設計公司人士均表示晶圓產能緊張程度相比去年減緩,后續或將根據市場需求調配產能。
圣邦股份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電源管理芯片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今年經營情況仍取決于產能。“我們電源管理芯片產品種類非常多,但一直受限產能。如果臺積電的產能有富余,我們會極力爭取。”
“短期市場需求受多因素影響沒有釋放,但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LED顯示驅動芯片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去年因為自身產能有限,公司把產能放到更高毛利率產品上。今年產能相對緩,可能會兼顧低毛利率的產品。”明微電子證代梁文龍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解釋稱。
中穎電子證代徐潔敏強調,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上游晶圓廠產能一片難求的緊張情況已經有所緩解,會適當因應客戶需求調整委托生產訂單。
“雖然半導體市場消費領域的市場需求有所下滑,但工控類的相對比較強勁。”上述晶圓廠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去年市場火爆導致設計類廠商囤貨及重復下單行為較多。一季度以來相關廠商存貨尚未及時消化,導致重復訂單撤單或者下單節奏減緩,市場行為趨于理性,但公司產能整體仍處于滿載狀態。
據星礦數據不完全統計,55家半導體設計類公司(剔除部分新股)2021年存貨總金額同比增長68%,平均存貨營收占比同比提升1.93個百分點至25.7%。而2022年Q1上述公司存貨總金額同比81.84%,平均存貨營收占比同比提升38.89個百分點至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