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沒有5G芯片后,又失去了徠卡,華為手機何去何從?中院士給出建議

時間:2022-07-04

來源:搜狐科技

導語:2022年下半年,華為和小米都是有機會的。剛剛宣布新品牌的XMAGE的華為,華為Mate50系列雖然沒有了徠卡加持,但創新影像依然值得期待。

  近兩三年,華為遭遇了老美多次打壓和制裁,除了5G業務受到很大影響,手機業務也損失慘重,甚至一度被傳出“華為手機業務要被放棄”的消息。自華為Mate40系列發布后,華為就沒有充足的5G芯片可用了。不久前,還官宣了華為和徠卡合作結束的消息。沒有了5G芯片,又沒有了徠卡加持,華為手機何去何從?

  其實這不僅僅是華為面臨的問題,是眾多中國科技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由于中國科技起步比較晚,在很多領域都是“以買代造”,所以一旦被美制裁,就會變得很被動。中院士倪光南曾給國內科技企業提出了建議——核心技術只能自己造。“造不如買”是老美的謊言罷了。很顯然,倪光南院士的建議就是答案,華為手機想要王者歸來,只能寄希望于自研,當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時,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

  雖然華為手機短時間內依然無法解決5G芯片的問題,但華為并沒有認輸,并且還增加了芯片研發的費用。并且華為也不孤單,其他國內手機廠商也開啟了芯片自研之路。以小米為代表的國內手機廠商,在自研芯片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即將發布的小米12 Ultra就搭載了兩枚自研的芯片,分別是充電芯片澎湃P1和電源管理芯片澎湃G1。截止到目前,小米已經發布了4款自研芯片,另外兩枚是2017年就已經發布的澎湃S1以及ISP影像芯片澎湃C1,表現十分搶眼。

  為了能夠堅持“科技為本”的理念,小米確定了“未來五年科研投入超1000億元”的計劃,并且推動了不少黑科技的快速落地。在華為手機比較無奈的情況下,小米承擔起了挑戰蘋果的艱巨任務,且被寄予厚望,就是因為國內消費者都看到了小米對科研的堅持。

  回到最初的話題,如果華為手機想要王者歸來,如果其他國產手機想要媲美iPhone、三星手機,就必須要手握自研核心技術。2022年下半年,華為和小米都是有機會的。剛剛宣布新品牌的XMAGE的華為,華為Mate50系列雖然沒有了徠卡加持,但創新影像依然值得期待。

  而小米12S系列則亮點滿滿,一方面,徠卡和小米達成了合作。另一方面,小米12S系列各方面的配置都很猛。在核心配置上,小米12S系列全系搭載驍龍8+處理器,小米12S Pro則配備了6.73英寸的LTPO2.0+2K屏幕,并且還配備了120W快充技術。而小米12S Ultra還將首發小米和索尼自研的IMX989超大底傳感器。除了自研芯片外,還有自研FBO煥新存儲技術、葉脈冷泵散熱技術等,這就是底氣所在。

  綜上,華為也好,其他國內科技企業也好,如果想要擺脫老美“卡脖”,就要堅持自研,華為的5G芯片危機也只能靠自己,。對此,你怎么看呢?你覺得華為做得到嗎?


5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