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風電好日子來了?太陽能勢頭看上去很“陽光”

時間:2022-06-21

來源:全球財說

導語:6月中旬以來,隨著多地高溫天氣,加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等多重因素助推,全國多地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尤其是西北、華北等地區用電負荷增速較快,與去年同期最高用電負荷相比,增速分別達8.81%、3.21%。

  需求撬動板塊

  6月17日,西北電網最大用電負荷創新高,達到11218萬千瓦。當日,西北全網用電量25.42億千瓦時,新能源最大發電電力6465萬千瓦。

  面對負荷高峰來得早、峰值高、時間長的情況,國網西北分部開展了負荷和新能源出力預測,負荷和晚高峰新能源預測準確率分別達99.7%、95.0%。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技術日益精進,新能源在國家電網里比重也在快速增加。

  用電量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A股的新能源板塊。6月20日,A股風電板塊早盤就掀起了漲停潮,海力風電、大連重工、振江股份、雙一科技、大金重工、恒潤股份等超10股集體封板。

  個股方面,海力風電的20cm封板格外扎眼,華能國際、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個股10cm漲停,日月股份、力星股份等個股紛紛跟漲。

  此外,行業招標量超預期,歐洲需求有望超預期增長,隨著技術進步風電成本大幅下降。

  數據顯示,逾30億元主力資金入場搶籌風電板塊,其中大金重工獲加倉超8億元,明陽智能、三峽能源、中材科技分別獲凈流入6.27億元、2.83億元、2.12億元。

  市場人士表示,近期已有多方面的資金提前入手了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

  應該說,風電板塊總體已經從低谷走出來了,去年風電風機的招標量是有明顯的回暖的,而風電招標跟最后吊裝落地大概存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差。所以今年下半年開始應該能看到風電需求有明顯回升。

  6月16日,國家能源局公布1-5月風電新增裝機10.82GW,同增39%。5月風電新增1.24GW,同增4%。受疫情影響,5月下游開工量有限,市場已有預期。

  國金證券認為,隨疫情緩解,預計下半年施工將加速,全年裝機仍維持60GW預期,其中海風裝機7GW。如此來看,下半年風電裝機量將大幅提速。

  中信證券觀點類似,由于項目審批和機型換代升級等因素的影響,2022年上半年新增風電機組出貨同比下降。

  而隨著上述因素的逐步消退,特別是機型換代升級的產業鏈完成準備后,風電項目的交貨速度將加快。

  預計2022年下半年陸上風電基地項目、海上風電項目將加快推進,尤其是海上風電環比改善更為明顯,風電需求趨勢進一步向好,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公司。

  太陽能亦“風聲水起”

  回過頭來說,私募布局新能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間。2020年以來,高瓴在新能源領域頗為活躍,先后投資了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等鋰電領域公司,還參與了全球硅料龍頭通威股份定增、斥資158億元高位建倉隆基股份。2021年12月,高瓴入股保利協鑫(現已更名為協鑫科技),布局顆粒硅新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協鑫集成6月20日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GCLSI PTE間接控股子公司澳大利亞ONE STOP WAREHOUSE PTY LTD(下稱OSW)擬引入高瓴投資旗下VNTR XXI Holdings Limited公司(下稱VNTR)為戰略投資人,GCLSI PTE擬將OSW 15%股權作價2700萬澳元轉讓給VNTR,同時VNTR擬對OSW增資2400萬澳元,本次交易完成后,VNTR將持有OSW公司25.89%的股權。

  公開信息顯示,協鑫集成與OSW公司于2016年正式簽署合約,前者以969萬澳元(約合4749萬元人民幣)收購了OSW 51%股權。目前,OSW形成了在海外戶用光儲系統銷售方面獨特的商業模式以及信息化系統,目前在澳大利亞戶用光儲分銷市場排名第一。

  協鑫集成表示,本次出售OSW部分股權并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有利于導入戰略投資者的優勢資源、優化股權結構,促進OSW在澳洲以外光儲市場的業務發展。此外,本次交易完成后將對公司本年度財務數據產生積極影響,回流現金用于主營業務發展。

  無獨有偶,大熱股中通客車6月20日再收獲一個漲停,其早前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告,公司已經完成了太陽能增程式智能駕駛客車的研發,具備了太陽能發電增程及自動駕駛功能,可以實現太陽能接入動力電池。

  盡管在公告中初步明確了其增程式的技術方案,不過行業人士認為,客車特定的應用場景和較大的表面積,或使太陽能汽車有落地的可能,商業化路徑仍不明朗。

  隨著中通客車的公告,這已是近一周內第三家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太陽能汽車。在此之前,一款命名為“天津號”的純太陽能汽車在天津首次公開亮相,并將在天津舉行的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展出。

  按照官方的介紹,新車搭載面積達8.1平方米的太陽能組件,晴天每日最大發電量7.6kWh,并配備能量密度330Wh/kg的動力電池組,測試的續航里程為74.8km,最高車速為79.2km/h,每百公里可減少25公斤碳排放。據悉,天津號太陽能汽車由42家企業以及3家高校聯合研發,關鍵核心零部件也均由來自天津本土的企業提供。

  還有更值得說的案例。荷蘭電動汽車制造商Lightyear當地時間6月9日發布了其首款采用太陽能結合電動的混合動力汽車“光年零號”(Lightyear 0),可在不停車充電的情況下行駛約388英里(624公里),這已略高于特斯拉Model 3的374英里(602公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