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潮汐,能源結構迎來重大調整!

時間:2022-06-02

來源:智能制造網

導語:光伏+潮汐模式即在潮汐電站庫區水面上鋪設光伏板,利用當地光照資源進行光伏發電,與潮汐發電形成互補型電站,打造潮汐與光伏協調運行發電的新模式。

  能源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雙碳”背景下碳減排需求旺盛的領域。促進能源結構的調整對于我國制造行業的節能降碳有著重要意義。

  政策加碼,清潔能源應用場景落地

  當前,我國的清潔能源主要有太陽能、風電等,在《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風電光伏。

  具體來看,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優化近海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風電建設示范,穩妥推動海上風電基地建設。

  積極推進水風光互補基地建設。繼續實施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加強實施情況監管。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充分利用油氣礦區、工礦場區、工業園區的土地、屋頂資源開發分布式風電、光伏。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發布2022年各省消納責任權重,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綠色電力證書制度。

  除了風電光伏之外,我國對于其它類型的能源的探索也沒有停止。

  日月同輝,潮光互補的創新應用模式

  潮光電站,顧名思義即兼有潮汐發電和光伏發電兩種電源形式的發電站。

  潮汐發電站可以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在水庫內,在落潮時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轉動,進而使發電機發電,即為潮汐發電。

  光伏發電,即通過太陽光照射在硅基材料上,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從而產生電流,也叫光生伏特效應。其發電能力與光照條件直接相關,通常集中在白天日照充分時段。

  但這兩種發電站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汐電站一般建在港灣海口,通常水深壩長施工困難,故土建和機電投資比較大,造價也比較高,此外潮汐電站是低水頭大流量的發電形式,故水輪機的體積大,耗鋼量大,進出水建筑物結構復雜;而光伏發電站往往容量比較小,發電量不高,并且光伏系統的造價也比較高。光伏發電受季節晝夜、天氣狀況影響較大。

  那么,有沒有一種發電方式能夠兼具潮汐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優勢呢?

  答案是肯定的,它便是潮光互補型光伏電站。

  5月30日,我國首座潮光互補型光伏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浙江溫嶺潮光互補智能電站,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太陽能和月亮潮汐能互補開發的創新應用。

  在潮汐電站庫區水面上鋪設光伏板,利用當地光照資源進行光伏發電,與潮汐發電形成互補型電站,打造潮汐與光伏協調運行發電的新模式。在提高總體電量輸出的同時,可通過控制潮汐發電的時段和功率,有效平抑光伏發電波動,提升電站輸出電能品質,最大化實現海洋資源開發利用。

  光伏+的延伸發展

  近年來,“光伏+”共生發展越來越受到各界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就提出,“鼓勵‘風光漁’融合發展,切實提高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海域資源利用效率”、“研究出臺光伏治沙等生態修復類新能源項目設計、施工、運維等標準規范”。

  我國首座潮光互補型光伏電站的并網發電,充分利用儲能系統能量的充放電置換,以及毫秒級的功率快速響應特征,使其從“適應電網運行”有效轉變為“支撐電網運行”,這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產業能源結構的調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