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半導體板塊 誰是一季度黑馬?

時間:2022-05-12

來源:英才雜志

導語:軍用半導體具備較高的壁壘,新進入者想要分一杯羹很難,因此在這次下游訂單增長的周期中,老玩家們享受到了最大的紅利。

  上市公司的一季度表現,一直是全年投資的方向標之一。

  去年《英才》記者統計了半導體板塊中一季報營業收入增速、凈利潤增速等指標突出的公司,挖掘出的振芯科技、安集科技、北方華創、富滿微等,在一季報公布后股價最高都翻了2-5倍。

  如今,各半導體公司2022年一季報相繼出爐,有哪些公司值得關注?

  在納入統計的140余家半導體公司中,《英才》記者選取了十家市值在100億以上、2022年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增速較高的公司,同時這幾家公司的PEG都在2倍以上,少數超過10倍。

  01

  圣邦股份

  模擬芯片繼續高歌

  在十家公司中,圣邦股份是機構的“心頭好”,根據一季報披露,圣邦股份機構持股占流通股比例高達69.3%,僅次于北方華創的73.13%。

  圣邦股份成立于2007年,2017年創業板上市,從事模擬芯片研發與銷售,涵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兩大領域。2022年一季度,圣邦股份實現營收7.75億元,同比增加96.81%;實現歸母凈利潤2.58億元,同比增加244.98%。一季度公司毛利率達60.62%,同比增加約13個百分點;凈利率達到33.22%,同比增加約14個百分點。財務數據的表現超預期,背后主要是產品在發力。模擬芯片具有不追求先進制程,生命周期長、更新迭代速度較慢的特點,對于個性化功能的追求也使得模擬芯片廠商很難打造“爆款”,豐富的產品才是模擬芯片廠商強大競爭力的體現。從產品數量上來看,國外龍頭均在萬種以上,比如德州儀器產品品類超13萬種。目前圣邦股份擁有3800余款可供銷售產品,距離龍頭尚有差距,不過這兩年隨著公司在研發人員和研發開支上的投入增加,年新增產品數較前兩年有明顯提速。

  2017年到2020年圣邦股份每年推出新產品200-300款;2021年,公司的研發人員達到602人,完成了500余款新產品的研發,人均研發新產品數為0.83款,相比2020年的0.53款有所提升。

  與此同時,占公司員工總數七成的研發人員的人均創收能力也有所增強,從2019年的301萬元/人增至2021年的372萬元/人。

  具體產品方面,圣邦股份的新產品呈現出高端化趨勢,采用更先進的制程和封裝形式,如具有更低導通電阻的新一代高壓BCD工藝、90nm模擬及混合信號工藝、具備優異隔離性能的SOI工藝、WLCSP封裝等,這也將為公司毛利率的提升打下基礎。

  02

  復旦微電

  漲價持續帶來收益

  在十家公司中,復旦微電是唯一一家年內漲跌幅為正數的上市公司,自1月1日以來,漲幅達7.27%。

  自2021年上市后,復旦微電的股價走出了一個“W”型的形態,從2022年2月份低點至2022年4月29日,漲幅已經達到57%。

  復旦微電是一家集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FPGA芯片于一身的半導體設計公司。

  復旦微電的產品較多,收入來源也較復雜,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FPGA及其他芯片、智能電表芯片2021年分別占收入比重的34%、28%、24%、12%。

  此前復旦微電一直被詬病主要業務安全芯片收入下滑,而且扣非歸母凈利潤太低,超半數利潤實際上來自政府補助。

  不過,相較于前兩年,復旦微電如今的盈利能力逐漸走向正軌,今年一季度,收入利潤都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2022年一季度,復旦微電實現營收7.76億元,同比增加54.54%;實現凈利潤2.38億元,同比增加169.62%。另外,剔除公司一季度產生的一次性股權激勵費用3695.06萬元,實際凈利潤達到2.7億元。同時,公司毛利率水平達到63.59%,同比增加約12個百分點。

  分產品線來看,一季度復旦微電的安全與識別芯片實現收入約2.15億元,非揮發性存儲器約2.46億元,FPGA及其他芯片約1.71億元,智能電表芯片約1.02億元。

  其中,非揮發性存儲器超越安全與識別芯片,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

  非揮發存儲器是存儲器的一類,所存儲的信息在電源關閉后仍能長時間存在,不易丟失。復旦微目前主要產品為EEPROM存儲器、NOR Flash存儲器和SLC NAND Flash存儲器。

  2020年以來,存儲器市場供不應求,三星、海力士等紛紛發布漲價函,這塊業務保持量價齊增的狀態。

  而且對比2018年到2021年復旦微電的各類產品的單價變動情況,可以看到近兩年公司的產品價格在持續走高,這也是毛利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03

  振華科技

  軍工疊加半導體乘風破浪

  與圣邦股份一樣,振華科技也頗受機構追捧,一季報顯示其機構持股數量在253家,排在10家公司中的第三位,高于平均機構持股數量145家,而且機構持股比例也高達67.55%。

  振華科技一季度實現營收18.86億元,同比增長44.16%;實現凈利潤6.07億元,同比增長146.21%,超過2020年全年的凈利潤。

  振華科技的產品包括基礎元器件如電阻、電容、電感、濾波器、繼電器等;集成電路如電源、電機驅動、射頻微波模塊/產品等;電子材料如MLCC介質材料、微波鐵氧體及吸波材料、LTCC陶瓷材料等。這些產品應用于核工業、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電子等重點領域,也就是說它是“半導體+軍工”的雙概念龍頭。

  觀察涉及軍工的半導體行業公司,可以看到隨著軍用市場自2020年以來逐步釋放采購需求,各公司的業績都有較高增長。A股另外兩家半導體公司振芯科技、景嘉微一季度營收平均增幅也高達44%,凈利潤平均增幅達66%。

  軍用半導體具備較高的壁壘,新進入者想要分一杯羹很難,因此在這次下游訂單增長的周期中,老玩家們享受到了最大的紅利。振華科技憑借其高市占率得以乘上這一波東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