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固態電池產業化,離我們還有多遠?

時間:2022-05-11

來源:品玩、SNE Research

導語:由于科學界認為鋰離子電池已經到達極限,固態電池于近年被視為可以繼承鋰離子電池地位的電池。

  傳統的液態鋰電池又被科學家們形象地稱為“搖椅式電池”,搖椅的兩端為電池的正負兩極,中間為電解質(液態)。而鋰離子就像優秀的運動員,在搖椅的兩端來回奔跑,在鋰離子從正極到負極再到正極的運動過程中,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便完成了。

  固態電池的原理與之相同,只不過其電解質為固態,具有的密度以及結構可以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在一端,傳導更大的電流,進而提升電池容量。因此,同樣的電量,固態電池體積將變得更小。不僅如此,固態電池中由于沒有電解液,封存將會變得更加容易,在汽車等大型設備上使用時,也不需要再額外增加冷卻管、電子控件等,不僅節約了成本,還能有效減輕重量。因此,固態電池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的理想的電池 ,近幾年備受資本關注,并獲得大量投資。

  可固態電池的實際發展情況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專注新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的韓國研究機構SNE在下一代電池研討會Next Generation Battery Seminar (NGBS)上,通過回顧當前的工業形勢,指出所有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仍然面臨挑戰,未來10年,其大規模生產可能都很難實現。

  SNE首先指出了固態電解質在技術層面存在的問題。全固態電池如果從電解質的角度來分類,大致可分為硫化物基、氧化物基和聚合物基三類,然而每一類電解質都存在著不同的技術問題。

  硫化物基電解質具有較好的離子電導率,但化學穩定性較差,在潮濕環境下易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發生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硫化氫。

  氧化物基電解質雖然在空氣中具有更好的穩定性,但對制造工藝要求很高,需進行高溫燒結陶瓷工藝生產,這種制造方法能耗高且耗時長,且超薄固體電解質片的形式,在批量生產上更是十分困難。

  而聚合物基電解質相對與其他兩種電解質材料而言要容易制造的多,但問題在于,這類電解質在室溫下只能提供10-7S/cm離子電導率,甚至遠低于液態電解質10-3S/cm的常規離子電導率。此外,聚合物基電解質的耐高壓型也較差,只能適配磷酸鐵鋰陰級,限制了應用聚合物基電解質電池的能量密度。

  其次,高成本仍然是所有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障礙。全固態電池的高成本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

  1)昂貴的原材料,如硫化鋰,其價格是碳酸鋰的五到十倍;

  2)對純度和制造環境的高要求導致制造投資高。

  目前,所有固態電池的成本預計至少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氧化物基和硫化物基電解質都是易碎的陶瓷材料,對大規模生產大尺寸電解質薄膜提出了挑戰。

  因此,所有固態電池大規模生產的初始階段可能僅限于小規模,且僅適用于成本敏感度較低的領域。在實現大規模生產之前,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在全固態電池開始大規模生產之前,作為過渡方案的半固態電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人們希望它與全固態電池具有相同的優點,但事實是,半固態電池不能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在大多數半固態或混合電池中,固體電解質材料只是簡單地涂覆在隔板或電極表面,而電池仍然含有并依賴液體電解質來轉移鋰離子。這意味著在半固態電池中無法避免由液體電解質引起的泄漏、熱失控和爆炸等安全風險。

  為什么要生產固態電池?

  電動車如果想提高續航能力,需要增加電池的容量。如何做到呢?要么增加電池的數量,但這樣即占地方,價錢也高。

  固態電池比使用液體電解質溶液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20%的能量密度增加和更多的充電循環次數,成本也將顯著降低。此外,它沒有爆炸或火災的風險,因此不需要為了安全而設置組件,從而節省更多空間來放置更多的活性材料,從而增加電池容量。

鋰電池(左)和鋰離子固態電池(右)結構圖

鋰電池(左)和鋰離子固態電池(右)結構圖

  而SNE認為,全固態電池如果想要提高能量密度,關鍵在于用鋰金屬負極代替石墨負極,而不是電解質的材料。這樣一來,固態電解質反而存在劣勢,因為固態電解質本身比液態電解質及隔膜厚數倍,勢必對電池能量密度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如果能夠應用鋰金屬負極,才是決定電池能量密度的關鍵。

  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也是目前的關鍵之一,并且擁有使用鋰金屬、硅等材料代替石墨負極的多種技術路線。以硅負極為例,采用這種負極的鋰電池能量密度可翻數倍,但同樣存在問題,硅材料在發生反應時體積會嚴重膨脹與收縮,會影響電池的安全與使用壽命。

  盡管所有的固態電池都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但我們應該清楚,固態電池只能解決安全問題。另一方面,隨著安全技術的不斷提高,電池在現有液體電解液中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通過對材料化學和電池結構的創新,即使使用液體電解質,鋰金屬電池也可以實現電池性能的全面改善,具有超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它是在現有產業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為其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因此,SNE認為,與其大肆宣傳全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不如專注于即將推出的鋰金屬電池,并以其更高的能量密度性能促進產業化的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