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21年三星芯片營收首超英特爾 霸主之位顯現?

時間:2022-04-26

來源:藍科技

導語:在缺芯的宏觀背景下,從去年開始,亞馬遜、微軟、Meta等互聯網企業加速數據中心建設,使三星的芯片越發緊俏,業績水漲船高。

  【藍科技綜述】不要只盯住三星家電業務,實際上三星最賺錢的業務之一——芯片,并未受到疫情的影響,反而營收進一步得到提升。

  在缺芯的宏觀背景下,從去年開始,亞馬遜、微軟、Meta等互聯網企業加速數據中心建設,使三星的芯片越發緊俏,業績水漲船高。

  在芯片領域,三星已經躍居全球實力最強悍的陣列。 Gartner 數據顯示,2021年三星芯片營收732億美元,一年大漲28%,并自2018年以來首次超越英特爾,躍居全球排行榜榜首。

  而這份亮眼的芯片成績背后,是三星對芯片的雄心,以及數以千億計的瘋狂投入,更是韓國政府對于全球芯片霸主之位的渴望。

  三星芯片的千億“大躍進”

  在芯片領域,三星是個后進者。

  70年代時,三星只建立了生產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白電生產線,核心電子器件,基本都受制于人,依賴于進口。

  為了擺脫這種局面,三星一度嘗試向彼時的芯片霸主日本學習技術,但得到的回答卻是,“錢可以借給你,但是技術不能借給你”。

  這種姿態刺痛了三星。1974年,三星創始人李秉哲自掏腰包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美國半導體公司Hankook,隨后經過三年整合,成立了三星半導體。

  芯片是一個人才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行業,一腔熱勇并不能帶來實質改變。

  三星投入芯片行業,前15年都一事無成,直到1983年才成功推出首款64位芯片,但這種芯片一推出市場就意味著被淘汰,因為已經落后日本4年。

  即便如此,三星仍然沒有放棄對芯片的技術迭代。對于三星來說,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地。整個八十年代,三星電子連年虧損,股權資本全部虧空,但對半導體業務,三星沒有半點兒松懈。

  直到1990年前后,三星連續5年在200nm晶圓上投入5億美元,最終才成為全球DRAM市場的領軍企業。今天三星半導體的輝煌,更應該感謝李秉哲當年的堅持。

  如今三星在芯片上已經完全擺脫外界依賴,產業貫穿了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檢測等全流程鏈路,在全球芯片企業中,其營收已經高居第一。

  單論芯片制造,集邦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三星芯片代工營收已達到48.1億美元,也僅次于芯片代工的巨無霸臺積電,后者當季營收為148億美元。

  縱觀三星的芯片發展史,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便是,“瘋狂撒錢”。無論是創業初期,還是如今成為行業龍頭,這都是三星一貫的做法。

  2021年8月,三星便向外界宣稱,未來將計劃投入1500億美元用于芯片制造,意在2030年之前,劍指臺積電代工王座。

  近年來,三星不斷加碼芯片投入,與臺積電大唱對臺戲。據IC Insights 預測,2021年三星半導體投入約300億美元,2022年繼續加碼,將投入至少320億美元(約2045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三星還在美國加碼投資,在德克薩斯州建立一家價值170 億美元的工廠來制造尖端邏輯芯片。

  這種數以千億計,不計成本地瘋狂投入,成為三星在芯片產業實力越來越雄厚的底座支撐,也彰顯其在芯片產業上的野心。

  而這份野心,其實也是韓國政府謀求芯片強國背景下的縮影。

  韓國的萬億雄心

  芯片有多重要,不用多說。

  當下芯片產業的擴張如火如荼。正如三星副董事長兼設備解決方案部主管Kinam Kim所說,“整個半導體行業都面臨著分水嶺,現在是制定長期戰略和投資計劃的時候了。”

  在全球市場范圍內,不只是中國將其視為未來發展的戰略高地,美國、歐盟、日本也都相繼發布了半導體戰略。

  美國計劃用520億美元支持半導體制造、汽車和電腦關鍵部件的研究;歐盟目標是投入超過450億歐元,在21世紀20年代末,達到至少生產全球20%的尖端芯片;而日本則計劃投入479億美元來實現其所謂的“半導體產業基盤緊急強化一攬子方案”。

  而三星瘋狂投入的背后,潛藏的更是,韓國政府對于芯片產業更夸張的野心。

  梳理一番韓國政府頻頻推出的舉措,會發現韓國政府對于芯片強國到底有多渴望。

  2021年5月13日,韓國政府發布了一個名為“K-半導體戰略”的規劃,從稅收、金融、人才培養、立法等各個環節切入,寄希望于打造一個政企聯合的半導體產業鏈集群,涵蓋半導體生產、原材料、零部件、設備和設計各個環節,目標直指2025年成為全球芯片產業霸主。

  目前三星與SK海力士等153家半導體相關企業均參與了這一項計劃。據該項計劃,未來十年,這153家半導體企業將斥資4500億美元(約510萬億韓元),打造韓國的“戰略武器”。

  在這項計劃中,三星原本計劃在2030年前投資1071億美元,加快晶圓代工技術研發及設備投資,現在則將資金追加到了1377億美元。而SK海力士不僅表示將首先投資8英寸(200mm)晶圓代工業務,還將在這個半導體集群中新建4個晶圓廠。

  除了戰略規劃之外,今年年初,韓國政府還通過了一項《半導體特別法》,從投資、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對芯片產業提供支持。目前,韓國政府已經將稅法修改,根據修訂后的稅法,投資半導體、電池、疫苗等三大領域國家戰略技術研發的中小企業,最多可享受投資額50%的稅額抵扣優惠,大企業最多可抵扣30%-40%。

  此外,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還將半導體人力培養,作為其確保半導體強國的重要支撐,計劃10年里,培訓共有36000名半導體行業人才,包括14400名學術人士、7000名專業人才和13400名工作人員。

  如今,芯片產業的資金投入正在呈現爆發性增長。據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資金投入飆升了36%,而2022年還將增加24%,創190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更有數據稱,未來十年或將有1.5萬億美元投向芯片產業。

  在這輪資本投入的熱潮中,三星是全球芯片企業中最為激進的一家,而韓國政府則是最迫切想要以芯片強國的一個國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