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芯”迎頭趕上,傳感器也不能落下

時間:2022-03-16

來源:

導語:傳感器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都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比、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領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近段時間以來,“俄烏沖突”引發全球普遍關注,各路媒體聚焦戰事走勢和后續影響,紛紛發表各自的觀點與看法。雖然我們無法判定未來的國際形勢因這場沖突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命運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則就會處處受制于人!

  “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的各種制裁,其中就包括半導體制裁。目前,歐美各國已經宣布封鎖俄羅斯半導體原材料出口,日本已跟進美國對俄羅斯芯片、機器人等先進技術的高科技產品進行出口管制。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不久前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材料和高端技術的限制,其目的就是制約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

  近幾年,華為、中興的崛起把5G和芯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國人對它們的關注只增不減,可見我們是多么希望把尖端科技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擺脫外國的技術打壓。還有一個和芯片地位相同的領域,在國內提的人卻不太多,它就是傳感器。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除了芯片,傳感器也越來越重要。傳感器(transdu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傳感器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都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比、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領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我國于2012~2020年迎來傳感器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期,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超2000億元。

  然而,我國傳感器規模在迅速擴大的同時,由于小型企業規模較小,受到資金和人才限制影響,技術水平較低,多數集中于低端產品的生產,以價格競爭為主;加之中國很多廠商堅持“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經營理念,因此國內企業在技術和設備上,大都對外企有很強的依賴性。

  “俄烏沖突”引發歐美各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以及華為缺芯事件讓國家及國內制造企業進一步意識到核心技術缺失帶來的風險性,尤其是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風云變幻,不確定因素增多,促使核心技術國產化變得更為迫切。

  為避免國產傳感器進入像芯片那樣的窘境,國家不斷在科技創新規劃中加強傳感器的地位,發布了《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了發展的目標任務。

  此外,國內的傳感器企業也在不斷努力,共同加速行業的國產替代。在技術創新領域,越來越多企業不惜成本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努力制造更加優秀的國產傳感器產品,幫助上下游企業保妥進口依賴,為我國的傳感器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傳感器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石”,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迎頭趕上的不應只有“中國芯”,傳感器也不能落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