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政府工作報告就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推動能源革命,其中提到“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作為一家電池企業的負責人,您如何看待儲能產業的發展?怎樣更好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
??張天任:當前,全球能源供需體系正向低碳化轉型,碳達峰碳中和部署將加速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儲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儲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應當加強產業發展安全規范。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更加關注儲能系統的全生命周期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方法,加強系統設計安全研發,提高電化學儲能電池、儲能設備、儲能系統集成、檢驗及建造的標準體系,推動建立儲能設備制造、建設安裝、運行監測等環節的技術標準規范。
??儲能產業發展和儲能技術應用,促進了終端用能的變革。下一步,要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多元化進程,鼓勵非碳能源發電,逐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記者: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交通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請問您如何看待當前“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您認為電池產業將隨之發生哪些變化?
??張天任:“雙碳”目標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系列碳減排政策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頒布實施,將加速推動低碳材料和技術應用,提升新能源產品滲透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面臨三個層面的挑戰:一是在技術層面,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部分關鍵技術尚待突破;二是在市場層面,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國際市場開拓能力還不強,抗風險能力還比較弱;三是在政策層面,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路線、政策等,與產業發展實際還存在一定的不配套、不協調。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未來的電池產業應緊緊圍繞國家“雙碳”部署來調整技術路線,用安全成熟的動力電池來支撐真正節能減排的電動汽車發展。目前,鋰電技術路線是電化學儲能的主流,實際上電池的技術路線還有很多,包括高能鉛炭電池、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等,建議在考慮循環壽命、規模化、安全性、經濟性和能效等指標的基礎上,鼓勵發展多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池,打造更多的安全高效儲能電站。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請問在我國動力電池領域,目前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是什么?您認為能源電力企業如何在推進能源技術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
??張天任:目前我國動力電池技術領域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比如,高品質動力電池的部分材料和動力電池制造的某些核心裝備仍然依賴進口,未能實現國產化,這是我們需要繼續攻克的難關。
??能源電力企業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看做推動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的新機遇,加快推動能源技術創新,努力掌握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儲能關鍵技術,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和標準體系,推動能源與電力市場的多種儲能商業模式蓬勃發展,充分發揮減碳示范效應。
??據我所知,國家電網公司創新應用數字技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平臺,為新能源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線上服務,累計接入風光發電場站超過了200萬座。浙江湖州供電公司于去年創新開展有關試點工作,打造基于新能源云的支撐服務平臺,為政府部門構建雙碳管理、碳普惠、工業碳效碼等應用場景,為新能源場站、金融機構提供碳管理和碳金融服務,并為企業提供“碳效+能效服務”,有力服務全省節能減排。
??記者: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今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請問近年來,包括電力在內的基礎設施和普惠服務給農村地區帶來了哪些變化?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您有何意見建議?
??張天任:電力是關系能源安全和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產業,經濟發展,電力先行。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切實擔負起職業使命,致力完善農村電力基礎設施、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電需要,以實際行動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當前,浙江廣大農村地區正在加快建設城鄉一體化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保障廣大農民朋友可靠用電、智慧用電。同時,“網上國網”和“浙里辦”線上“一網通辦”在農村得到大力推廣,鄉村無人供電營業廳、電力服務廳的全覆蓋,讓鄉村辦電“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未來,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我建議從立法、標準、機制的角度加快制度保障體系建設,讓省心電、省錢電、綠色電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