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最新手機芯片出貨統計:聯發科穩居第一,展銳暴增

時間:2022-02-28

來源:

導語:Counterpoint 研究總監 Dale Gai表示:“聯發科以 33% 的份額 引領智能手機 SoC 市場。 由于上半年出貨量高以及中國智能手機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庫存調整,其智能手機 SoC 銷量本季度有所下降。許多客戶已經建立了芯片組庫存來管理供應情況的不確定性。”

       根據Counterpoint 的最新研究報告,2021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 AP(應用處理器)/SoC(片上系統)芯片組出貨量同比增長 5% 。5G 智能手機 SoC 出貨量幾乎占 SoC 總出貨量的一半。

  Counterpoint 研究總監 Dale Gai表示:“聯發科以 33% 的份額 引領智能手機 SoC 市場。 由于上半年出貨量高以及中國智能手機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庫存調整,其智能手機 SoC 銷量本季度有所下降。許多客戶已經建立了芯片組庫存來管理供應情況的不確定性?!?/p>

  關于增長前景,Gai 補充說:“我們預計 2022 年,聯發科第一季度的收入將在智能手機旗艦芯片組 (Dimensity 9000) 的推動下實現增長。更高的 5G 普及率將抵消較低的季節性需求。臺積電晶圓漲價后芯片組價格的上漲反映在 2021 年第四季度以后。亞太地區、MEA 和 LATAM 等地區的 5G 遷移以及持續的 LTE 需求將幫助聯發科在 2022 年實現強勁增長?!?/p>

智能手機AP/SoC出貨量統計.jpg

       智能手機AP/SoC出貨量統計 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高級分析師 Parv Sharma在評論高通的業績時表示:“盡管組件短缺和代工產能無法滿足需求,但 高通的季度業績非常強勁,環比增長 18%,同比增長 33%。 高通能夠優先考慮高端驍龍的銷售,與中低端手機相比,驍龍的盈利能力更高,短缺的影響更小。該公司還能夠通過 雙重采購 關鍵產品來增加其主要代工合作伙伴的供應。在蘋果 iPhone 13 和 12 系列以及高端 Android 產品組合推動的 5G 基帶出貨量中,它占據了 76% 的份額?!?/p>

  在談到增長機會時,Sharma 補充說:“高通的 驍龍 8 Gen 1 旗艦 移動平臺將從 2022 年第一季度開始出貨。2022 年第一季度的表現將受到 三星 Galaxy S22 系列和農歷新年發布的推動。總體而言,隨著主要 OEM 推出 5G 手機,下一個增長拐點將在 2022 年下半年。隨著越來越多的 OEM 跨層采用高通的調制解調器到天線 RFFE 解決方案,高通在Android 市場的收入份額也在增長。”

  2020年第四季度與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5G智能手機基帶出貨量市場份額(%)

5G手機基帶出貨量對比.jpg

       5G手機基帶出貨量對比,來源:CounterpointResearch

  蘋果 在 2021 年第四季度以 21% 的份額保持在智能手機 SoC 市場的第三位。iPhone 13 的發布和節日旺季推動了出貨量。

  值得關注的是,紫光展銳今年的出貨量繼續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他們2021年第四季度的份額達到 11%。按年計算,其 SoC 出貨量在 2021 年翻了一番多 。在此期間,他們擴大了客戶群,贏得了榮耀、realme、摩托羅拉、中興、傳音和三星的訂單。

  根據之前的資料,此前在2018年、2019年占比較小,展銳在手機方面的統計被計入“others”, 2020年開始被單獨統計,市占為4%,2021年第二季度增長翻番,達8.4%,第三季度提升至10%,首次突破兩位數,第四季度穩步上升至11%。

  今年1月底,展銳公布的2021年經營業績,2021年銷售收入117億元,同比增 長 78%。消費電子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2%。其中智能機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8%,智能機業務的快速發發展說明展銳一改過去以功能機為主的局面,全面挺進智能機時代。

  三星 Exynos則以 4% 的份額下滑至第五位,原因是三星正在調整其智能手機產品組合戰略,即內包以及外包給中國 ODM 。因此,聯發科和高通在三星智能手機產品組合中的份額一直在增長,這覆蓋了 ODM 制造的中端 4G 和 5G 機型到旗艦機型。

  由于美國對華為的貿易禁令,海思無法生產麒麟芯片組。麒麟 SoC 的累積庫存已瀕臨耗盡。因此,華為正在推出其基于高通 SoC的最新系列,但僅限于 4G 功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