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11月26日,5G網絡基本覆蓋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主要城區。 2020年全年,我國新開通5G基站超60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 。2021年12月23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披露了一組數據:截至今年11月,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139萬個。 2022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1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總量占全球60%以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10.1個。
2月21日晚間,中國三大運營商中移動、聯通及電信發布重要公告,披露了2022年1月份的主要運營數據,5G用戶數大漲。
中移動表示,2022年1月本公司及其各附屬公司移動業務凈增客戶數449.7萬戶,客戶總數達9.61389億戶,其中,5G套餐客戶數4.0127億戶,去年底,中國移動的5G套餐客戶數約3.87億戶;有線寬帶業務凈增客戶數384.1萬戶,客戶總數達2.43947億戶。
中國電信表示,2022年1月移動用戶數凈增307萬戶,總數達3.7550億戶;其中,5G套餐用戶數凈增826萬戶,總數達1.9606億戶。有線寬帶用戶數當月凈增154萬戶,總數達1.7125億戶。中國聯通表示,2022年1月份集團移動出賬用戶凈增113萬戶,累計到達3.18億戶;5G套餐用戶當月凈增556.8萬戶,累計到達1.6億戶;固網寬帶用戶當月凈增103.6萬戶,累計到達9608.2萬戶。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建成全球最大5G網,實現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并逐步向有條件、有需求的農村地區推進。我國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10.1個,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全年5G投資1849億元,占電信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45.6%。
隨著物聯網、智能家居、車聯網等無人駕駛的推進,可穿戴設備也得到快速的普及,智能手機銷量也在今年大幅下滑,5g正在大眾視野之中開始逐漸占據話語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5g基站建設正在獲得快速發展。5g基站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已有超過10萬個5g基站建設。5g核心網、主要射頻器件、射頻天線、芯片也在5g建設中得到迅猛發展,其中核心網建設最快,主要是指核心網芯片。5g核心網基礎芯片是5g建設的支撐性力量,主要是npu(neuralnetorequencemodule,神經網絡處理器),它支持mimn和imagelocalization,使得下游數據處理能力翻倍。
從近6月份中美雙方的官宣通報看,中國將在今年推出支持npu技術的5g核心網芯片,美方稱將推進npu產品投標,目前已有消息稱華為要在7月推出基于mimn和imagelocalization技術的5g基站芯片。近期,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對《中國電信企業5g系統芯片標準制定及其意見征詢通知》正式版實施進行公告,并公布了詳細產品方案和原料要求,標定電路芯片供應商及方案。除了5g核心網芯片、射頻芯片外,在5g中用在4g基站上的射頻器件也開始了全面應用,如pin碼芯片、rf6和rf13,用于接收與通訊接收機和4g基站等。
這篇文章主要是談一下5g在射頻器件上的應用。一、射頻前端技術發展簡史簡而言之,射頻前端技術早期主要由射頻器件和非射頻器件共同組成,射頻前端芯片主要由powermosfet、lna、rf6三類器件組成。近年來隨著射頻芯片價格的下降,射頻芯片的價格開始下降,射頻器件和非射頻器件開始被合并,但原有的powermosfet、lna成為射頻中的核心元器件還是pin/sim,各個pin/sim之間使用晶閘管互連。隨著5g中mimn、imagelocalization等芯片的出現,核心網芯片和射頻芯片之間要直接互聯。2021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鐵塔共完成1849億元5G投資,占電信固定資產總投資45.6%,占比較上年提高8.9個百分點。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3000億元,成為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