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華為5G技術遙遙領先于美國公司,美航:“敢封鎖華為5G就停飛!”

時間:2022-02-16

來源:

導語:美國航空公司甚至還為了華為公司與美國政府硬剛。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美國多家航空公司已經要求政府嚴格規范國內的5G網絡部署,機場的5G網絡有可能會對飛機系統造成影響,如果不及時處理,則會出現重大事故。

       這幾年以來,美國制裁華為公司的力度不斷加大,華為公司的發展也因此受到影響,好在它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所以才不至于一蹶不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美國自己就出了不少亂子。

  美國航空公司甚至還為了華為公司與美國政府硬剛。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美國多家航空公司已經要求政府嚴格規范國內的5G網絡部署,機場的5G網絡有可能會對飛機系統造成影響,如果不及時處理,則會出現重大事故。

  華為5G技術遙遙領先于美國公司

  拜登為了處理這件事情,已經焦頭爛額了,因為美國國內的運營商只能在機場附近設置5G基站,他們無法滿足航空公司的要求。而華為公司的5G技術世界領先,就連美國的高科技公司都被它遠遠甩在身后,美國航空公司的這個要求,也只有華為公司才能滿足。

  相關人士分析稱,從技術角度上來看,華為公司能夠更加精準的控制5G信號的范圍,同時它采用的技術也是厘米波技術,這種技術的成本比較低廉,而且定位也精準。為了與華為公司較勁兒,美國要求國內的公司只能使用高頻毫米波技術,這種技術在實際使用中,有很多的不足,美國自己也很清楚厘米波的技術是最好的,美軍使用的就是這種技術。但是,在政府的強制命令下,美國的電信運營商不得不從,于是就出現了這種尷尬的局面,運營商的服務滿足不了客戶的要求。

  美國5G的唯一出路就是解禁華為

  目前,美國航空公司與運營商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航空公司迫切解決安全問題,5G基站對飛機系統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而美國的運營商根本沒有辦法更換技術,而且它們也要考慮成本,機場的人流量比較大,在機場修建相應數量的5G基站,也能夠給自己創造不少的利潤。

  無法制造5G手機是當下的現狀,華為的手機都是4G版本,在2021年出來的手機給了我們這樣的現象,也就說明了有一些關卡的核心技術掌握在人家手上,我們沒有掌握,要么是研發設計要么是生產技術!如果不發生這樣的事情還無法發現這是一個隱患的風險問題,如今發現了,只要很好地解決好!那也是一次機會,甚至這次機會的出現可以打破漂亮國對于這項技術的壟斷!

  對于華為而言,最難的就是好像被拔牙的老虎!但是這并不代表老虎的牙齒長不出來!華為研究的5G就是老虎,可以在市場上有著很強的戰斗力,而且在很多領域5G也在應用他家的,但是在手機這些終端設備上,就無法使用,這個也沒有辦法!因為在華為的終端產品上就缺乏那個關鍵的東西牙齒!

  一個企業再牛也無法完全掌握一個產品的產業鏈發展,他需要協作,需要采購產品才能完成,如今在華為的5G手機當中最難的就是5G射頻技術!現在華為在國產的企業以及華為本身企業的努力下正在積極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只是漂亮國在其中干預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那你看在麒麟990誕生的時候,世界領先的5G手機就出現在了華為mate30系列機型上,而且當時還是NA和NSA組網的5G,世界領先級別的水準!所以華為是有著實力的!華為的5G專利和5G技術應用是有著成熟經驗的!

  只是在制造環節中缺乏完整的產業鏈,這個制造業也不是華為一家就能完成制造產業鏈的,需要行業協同發展,當然這也是中國很多企業的機會,當抓住機會了,必然在以后發展過程中,會收益更多!

  美國在攻擊華為建立5G系統的時候,其情報部門總是說華為設備有后門,有來源不明的元器件,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歐洲一些國家的情報部門也拿設備后門說事,當然,中國的官方,媒體,包括華為自己也一再表明華為5G設備不存在信息泄露問題。

  其實,在建設過通訊網絡的業內人中,都知道這些投訴與辯解是瞎扯淡。誰家的通訊網設備沒有后門?朗訊,阿爾卡特,西門子,北電,諾基亞,包括國內的廠家,誰不設后門呢?這些后門設計的主要用途是便于遠程維護和操作。防范這些后門也很簡單啊,一個物理隔離就可以了。專用通訊設備組網與公共網絡完全斷開就可以,而且也更不不影響使用。這已經是個常識。

  至于設備中有來源不明,用途不明的元器件,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在通信設備招投標的過程中,設備出廠驗收是抽檢,完全可以加一條拆機檢查,保證無相關器件即可。中國當初買波音專機不就是這樣拆出一堆竊聽設備,然后白得了飛機嗎?(這架飛機后來在商業航線上我還坐過,隔音效果那是普通航班所無法比擬的。。。)

  可是,美國為什么拿5G開刀,拿華為開刀呢?難道他們真的覺得是技術上無法趕超嗎?應該不是,因為5G的長碼與短碼協議還是高通的,華為的短碼協議是用于控制信令的部分。所以,5G技術的標準,并不能說是華為掌握的。那么什么東西讓他們認為是影響國家安全的東西呢?不是5G設備本身,而是5G網絡的建設過程。

  了解無線蜂窩通訊的朋友也許知道,3G的基站覆蓋半徑典型值為2-5公里,4G為1-3公里,5G的長碼通訊覆蓋半徑典型值為100-300米,即使使用MIMO技術,也很難超過300米。

  在北京上海東京香港這種高樓林立,人口密集,用戶數極大的地區,3G基站和4G基站基本上目前因為人數限制與地形限制,基站間距都在500米以內。但在郊區,高樓少的地方,基站間距就大了。但目前的3G基站基本可以和4G基站同站設立。

  在歐洲,尤其北美,由于地形平坦,高樓較少,地廣人稀,因此,在城市中也許3G與4G基站還能同站,但到了郊外,比如國家公園等地,便切換成了3G信號。這就是因為3G信號的覆蓋范圍遠遠大于4G信號而做的取舍。

  那么,從理論上來看看5G基站的信號覆蓋半徑是多少呢?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用的是國際上主流3.5Ghz,移動使用的是2.6G+4.9GHz。其中,2.6GHz是原來4G的頻段范圍,在覆蓋半徑上比較賺便宜,因為電磁波理論告訴我們頻率提高一倍,空間傳播損耗是原來的4倍。

  粗算下來,中國聯通與電信的3.5GHz方案覆蓋半徑322米,移動2.6GHz方案為424米。4.9GHz方案就只有100米多一點了。如果再考慮到頻率增大,電磁波衍生能力降低,樓宇建筑物的影響擴大,那么計算基站設點就更復雜了。

5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