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不愧是北京冬奧會!這些機器人太牛了!

時間:2022-02-0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2022年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除了運動員的風采,這屆冬奧會的科技感也值得關注。

  2022年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除了運動員的風采,這屆冬奧會的科技感也值得關注。

  1和防疫打配合,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體育頻道1月22日發布的一則視頻顯示,一臺機器人在工作時發現和它打招呼的外國人沒有戴口罩。

  于是,它立刻停下“腳步”,發出了“佩戴醫用口罩”的提醒。后者還沒驚訝完,機器人已經轉身離開了。

  

佩戴醫用口罩.gif

  與防疫政策“打配合”的,除了志愿者、工作人員外,還有無處不在的智能設備。

  和加拿大媒體一樣,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1月30日也分享了一則視頻:在北京冬奧會官方酒店中,機器人代替服務員配送食物。

  機器人更是既當廚子又當服務員.jpg


  而在冬奧會媒體中心,機器人更是既當廚子又當服務員,百分百做到了“無接觸”。

  據新華社報道,超過10種類型的智能設備,將在3700平方米的智慧餐廳中,為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工作人員服務。

  

機器人通過客人頭頂的傳送帶送餐.gif

  機器人通過客人頭頂的傳送帶送餐

  一些已經體驗過的記者朋友對此贊不絕口,“這些自動化系統真的讓人震驚。”

  智慧餐廳的主要設計人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究所博導、副研究員閆維新。他研發中餐烹飪機器人已有15年歷史,研發出60款以上餐飲服務類機器人。

  看這一排排正在不停翻轉的大鍋,就是“炒菜機器人”~它們的炒菜技藝都來自于我國的烹飪大師,就像是他們的“徒弟”一般。

  

炒菜機器人.gif

  通過學習“師傅們”的烹飪配料、灶上動作和火候把控,再由程序員將其標準化轉為代碼錄入到機器人的程序中,炒菜機器人就能一絲不茍的將這些錄入的美味佳肴制作出來...

  

炒菜機器人1.gif

  且味道、火候、菜品的色澤基本上都很接近大師們的手藝了,不說色香味俱全,但起碼讓你看到后食欲大開,忍不住想嘗一嘗~

  

炒菜機器人2.gif

  最重要都是,由于是采用程序控制,炒菜機器人的每一個步驟都不會出錯,也不會感覺到疲累...

  炒菜機器人3.gif


  換句話說,無論你吃多少次,出品的菜肴色澤和口感都能保持一致,完全不會出現這次炒淡了,下次炒咸了的情況出現...這一點就很“機器”!

  炒菜機器人4.gif


  而除了炒菜機器人,還有智能煲仔飯機器人...

  

智能煲仔飯機器人.gif

  當你點好餐后,機器人就會將事先準備好的食材砂鍋放入爐灶中,開始燜制...

  智能煲仔飯機器人1.gif


  期間開蓋、加油、添料等操作環節也都是由機械臂自動完成,全程無需人為參與,臘味煲仔飯、香菇滑雞煲仔飯、豆豉排骨煲仔飯...光是想想就流口水了呢!

  

智能煲仔飯機器人2.gif

  更驚喜的是,還有混沌、水餃機器人!作為中國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一盤熱氣騰騰的水餃代表了許多,不言自明~

  

水餃機器人.gif

  當然,除了傳統中式菜肴,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智慧餐廳”還有西式機器人大廚...能夠制作出各種漢堡、意式肉醬意面等西餐。

  西式機器人大廚.gif


  如20秒就能制作出一個美味漢堡的漢堡機器人...一個機械臂主操控,其他機械手輔助,從制作到打包一氣呵成,這效率杠杠滴!

  

西式機器人大廚1.gif

  還有一個機器臂就可以操控數個炸鍋的炸薯條、雞塊機器人...平時去店里吃要等好久,而在這兒,就算多個人同時點餐,也能一起出鍋~

  西式機器人大廚2.gif


  而你需要做的,只需坐在餐桌旁掃碼點單即可,屆時完成后會有提示,你可以去窗口處自己拿取...

  

云軌將飯菜.gif

  也可以靜坐在餐桌旁,等待送餐機器人通過云軌將飯菜送到你的手中...

  

云軌將飯菜1.gif

  它會智能識別你的位置,并優化路線最短時間到達,接著放下纜繩,像“電梯”一樣從空中緩緩降落,最終要飯菜送到你的手中...真·天降美食!

  


  而當你吃飽之后,還可以在這里來點冰激凌作為飯后甜點...

  冰激凌.gif


  或是品嘗一杯由機器人咖啡師為你現場制作的手磨咖啡.

  咖啡師.gif


  甚至還有調酒機器人,讓你在這飯后能喝上兩杯...

  調酒機器人.gif


  別看它只是一個機械手臂,但卻能模仿高級調酒大師的手法,各種基酒、輔料之間快速切換、搖合...整個過程中完全不會灑漏。

  調出的雞尾酒色澤靚麗,誘惑力滿分,試問餐前飯后,誰能拒絕這樣一杯光是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的“美少女”?如果有,那一定是再來上一杯~

  調酒機器人1.gif


  2黑科技,圣火不滅

  在2月2日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首日,“機器人水下傳遞冬奧火炬”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從外觀上看很像一顆冰壺。它手持燃燒著的火炬,沿冰壺賽道旋轉滑入冰洞口。與此同時,水下機器人也做好了準備,它的機械臂緊緊握住火炬,不斷向水陸兩棲機器人靠近,并在 10 秒鐘內準確接過火種,完成了傳遞。

  

機器人水下傳遞冬奧火炬.jpg

  這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機器人間的水下火炬傳遞,展現了北京冬奧一起向未來的理念和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愿景。而這兩款機器人的外形、樣貌以及神態,全部是由來自南開大學的薛義教授團隊設計完成的。

  

機器人水下傳遞冬奧火炬1.gif

  在傳遞的過程之中,到底是如何做到“圣火不滅”的呢?機器人是如何做到的,用了什么黑科技?

  

機器人水下傳遞冬奧火炬3.jpg

  其實,這里面就是我國打破了“水火不容”的理念。火炬要燃燒起來,肯定是少不了重要的三個點,分別為可燃物、助燃物和點火源。在正常情況下,空氣之中是可以方便進行點燃的,最基本的物質都有了。

  例如:大氣之中含有氧氣作為助燃物,但是在水里面,就算是含有少量的氧氣,基本上可以說“忽略不計”。

  

機器人水下傳遞冬奧火炬3.jpg

  同時,水還可以直接將火給滅掉了。那在水下,肯定是采取了特殊的方式來處理。在水下機器人進行傳遞特種火炬的時候,我們是先采取了下水前自主補氧的過程,然后在水下之后,就可以直接依賴氧氣進行燃燒,就算是水里面沒有氧氣,已經沒有什么大礙了。相當于是下水前已經做好準備了。

  

機器人水下傳遞冬奧火炬4.gif

  而火炬燃燒器也是采用了專門的設計,通過物理結構和氣動特性對火焰進行保護,防止水對火炬火焰的破壞。也就是進行了“水火”相容的局面,由于采取了“隔開”模式,相當于是“水并沒有真的與火直接接觸到”,所以,火就可以在水下進行燃燒。

  機器人水下傳遞冬奧火炬5.jpg


  而過后在進行水下接力的時候,進行“點燃”的過程,需要極其“精準”才可以。在10秒內控制水下機器人機械手,完成火炬點燃,這樣就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了。

  大家可以看到,在10秒內進行處理,這個的確是有點難度的,相當于是進行了“水下對接”,必須做到“無水相濺”的模式,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所以我們說打破了“水火不容”的理念,其實就是采取了“水中——水火分隔”的模式。

  除了水陸兩棲機器人,在滑雪賽道上與你一起滑雪的,也可以是機器人。由上海交通大學相關研究團隊研制的六足滑雪機器人已經在初級道、中級道上通過了穩定控制、智能感知、規劃決策等多方面的測試。

  六足滑雪機器人.jpg


  這款機器人采用雙板滑雪,中間的四條腿分成兩組,每兩條腿固定在一個滑雪板上,用于控制滑雪板的位置和姿態,兩側的兩條腿分別加裝了滑雪杖,用以模仿人,實現點杖的功能。每個滑雪板具有五個自由度,通過控制滑雪板的位置可以實現滑雪的速度控制、轉彎和制動等功能。

  

六足滑雪機器人1.jpg

  六足滑雪機器人

  滑雪對人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要求極高,設計機器人并研發控制系統參與滑雪活動,挑戰不小。本次測試的滑雪機器人由團隊自主研發,歷經多次科研攻關,在機器人性能操控、感知規劃等關鍵算法設計上取得了創新突破,自主完成了從機構設計、系統框架、穩定控制到智能感知、自主規劃等一系列環節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最終使滑雪機器人集人機交互、環境感知、軌跡規劃、智能決策和穩定控制于一體。

  研究團隊首先進行了機器人機構設計和驅動器設計制造方面的研究,并為機器人建立了“大腦”——智能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動態平衡穩定控制、智能感知和智能規劃,通過設計智能和行為智能的有機融合,使得機器人能夠分析人的滑雪行為數據,模仿人的滑雪動作,適應戶外雪面的環境特性,實現了自主快速穩定地滑行。

  在設計過程中,研究團隊分別以人工遙控和自主規劃的方式在滑雪機上對機器人身高、身體俯仰角、重心前后位置、重心左右位置、左右雪板夾角、左右腿高低、左右雪板前后位置進行控制,完成速度控制和轉向控制的測試。其中,人工遙控穩定轉向滑行最高速可達3.2 m/s;自主規劃勻速直線滑行最高速可達5.17 m/s,穩定轉向滑行最高速可達2.45 m/s。

  正是這些關鍵技術的集合,使這款滑雪機器人通過無線遠程人機交互控制,能在真實環境中實現在滑雪人群中穿行,在初級雪道和中級雪道完成高速滑雪和避障安全控制。它也能夠在戶外初級和中級雪道自動完成啟動、滑行、轉彎、制動,無需人為干預。

  3冬奧會—科技練兵場

  在這次冬奧亮相的黑科技中,我們對許多早已不感到陌生了:無人配送、智能翻譯、新能源交通工具等等,都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出現。比如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的“測體溫機器人”,其實是內置芯片的可佩戴袖珍無線電子測溫計,長的就像創口貼,檢測體溫誤差僅有0.1~0.2℃。通過手機APP綁定,它將涉奧人員的體溫數據遠程、實時上報給數據后臺,系統每3秒采集一次體溫數據,一旦超過37.3℃,系統就會自動報警,以短信的方式通知防疫管理人員。

  

測體溫機器人.jpg

  測體溫機器人

  比如在物資運送環節,組委會選取了多個不同類型的智能物流機器人來減少人員接觸。

  

京東的智慧物流設備.jpg

  京東的智慧物流設備

  消毒清潔機器人則負責了各個大面積公共區域的清掃消毒工作,可以做到消毒、洗地、推塵、除菌、降灰等等,同時還具有自動充電和維護、自動避障功能,無論是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還是在大流量人群區域中,都能開展工作。

  

清潔消毒機器人.jpg

  清潔消毒機器人

  在冬奧會中,機器人的身影已經隨處可見。在科技的加持下,冬奧會將不僅僅是運動健兒的戰場也是許多技術與模式創新的“練兵場”,其成果沉淀下來,必將普惠我們每一個人的數字化生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