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按照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統計,2021年全球集成電路的市場規模大約在5600億美元左右,這樣算下來相當于中國進口了全球79%的芯片了。
這個數據,真的太讓人驚訝了,這相當于全球五分之四的芯片,生產出來之后,就全部賣到中國來了,是不是特別讓人奇怪?
事實上,為什么會這樣,并不難理解,中國是全球電子產品制造中心,80%+的智能手機,電腦、電視、游戲機等等全部在中國制造。
比如iPhone,也主要是在中國制造,蘋果從海外采購的用于iPhone的芯片進入中國海關后,都會算是中國進口的芯片,計算到這4397億美元的進口額中了。
而事實上,中國市場本身并不會消耗這么多的芯片,按照IC Insights的統計,中國每年進口的芯片中,其實有65-70%左右的芯片,最終制造成產品后,又會出口銷往全世界。
比如蘋果的iPhone,在富士康制造成成品之后,會賣到全世界去,而不僅僅是只賣到中國,同樣的小米、OV、華為們的手機,還有小米、TCL、海信的電視機都是如此,在中國制造成產品后,會再銷住全世界。
這些芯片真正留在中國市場的,其實只有30%-35%左右,大約也就是15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這一部分才是中國市場真正消耗的芯片。
而按照計劃,2025年我們要實現70%的芯片自給率,當然也不是指中國市場所用到的所有芯片中,30%靠進口,70%靠中國廠商自己制造,這是很難實現,因為真的達到這一點,全球的芯片產業中,50%+市場要被中國廠商占領了。
這個70%的自給率,更多的指的是中國市場實際消耗的芯片中,要有70%是自給的,而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就并不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