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工信部:5年內將中國打造成全球機器人中心

時間:2022-01-0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并在同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有關情況。

   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并在同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有關情況。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推動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成3到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以推動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

  《規劃》希望通過專注于伺服電機和控制面板等關鍵部件的改進來實現這一目標。

  工信部在發布五年路線圖時表示,預計2021年至2025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營業收入將平均增長20%。

  該行業在 2016 年至 2020 年間以 15% 的年均增長率擴張,去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 1000 億元人民幣(156.9 億美元)。

  據該部稱,去年中國制造機器人的密度為每萬人 246 臺,幾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該指標用于衡量一個國家的自動化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王衛明稱希望到 2025 年將這一數字翻一番。

  王說,將共同努力推動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機器人核心部件的突破,這些部件被視為自動化機器的基本組成部分。

  “目標是到2025年,這些國產關鍵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外先進產品的水平,”他說。

  中國政府預計高端先進機器人將應用于更多行業,包括汽車、航空航天、鐵路、物流和采礦業。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稱,今年前11個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達到33萬臺,同比增長49%。

  根據《2021年世界機器人報告》,去年全球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平均為每 10,000 名員工 126 臺機器人。這一數字在 2015 年為 66 輛。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前三個國家位于亞太地區:韓國為每 10,000 名員工 932 輛,新加坡為 605 輛,日本為 390 輛。德國排名第四,其次是瑞典,排名第五。

  按地區劃分,亞洲/澳大利亞的平均機器人密度最高,為 134 臺,而歐洲為 123 臺,美洲為 111 臺。

  該報告指出,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增長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這是由大量攀爬旅館設施推動的。2015年,中國的密度僅為49輛,而去年為 246 輛。中國目前在機器人密度方面排名第九,高于2015年的第25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