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號外號外!AI加持!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成立

時間:2021-12-20

來源:

導語: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現在已經進入到了關鍵的攻堅階段,各種硬核技術不斷引入,大大推動了行業發展,也抬高了進一步提升的門檻。

  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現在已經進入到了關鍵的攻堅階段,各種硬核技術不斷引入,大大推動了行業發展,也抬高了進一步提升的門檻。

  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的成立,意味著在智能遙感領域產生了一支更強大的推動力量。武漢這座城市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是我國第一個正式投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城市,產業基礎良好,還擁有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等5大產業集群和基地。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100億元,相關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居全國城市前列。

  在當下的國家政策中,首先是把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作為城市新型公共基礎設施來建設,由政府主導,像提供水電一樣,提供普惠的算力,遵循“一中心四平臺”的理念,在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高質量建設的基礎上,提供普惠算力的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匹配本地產業特色的應用創新孵化平臺、聚合產業生態的產業聚合發展平臺、支撐當地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的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平臺。形成一個政府搭臺基建,企業唱戲的良性發展局面。

  必須要說的是,AI只有與場景應用結合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在算力基礎具備后,AI也就成了有源之水,而在遙感方面的研究則成了應用落地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該聯盟在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指導下成立,是全球頭部遙感高校與遙感企業強強聯合的產業聯盟。吸引到航天宏圖、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北京飛渡網絡科技、北京超圖軟件等來自智能遙感領域的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加入,以行業和企業實際需求為目標,在智能遙感開源生態領域開展基礎研究、技術研究和產品研制,形成技術標準和服務規范,推動智能遙感開源生態的繁榮與發展。

  遙感探測技術發展由來已久,是從最早的攝影測量到后續的飛機、氣球航拍,衛星、宇宙飛船拍攝一路發展過來的。傳統定義下,遙感技術是指從人造衛星、飛機或其他飛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標的電磁輻射信息,判認地球環境和資源的技術。它是60年代在航空攝影和判讀的基礎上,隨航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綜合性感測技術。

  遙感技術從遠距離采用高空鳥瞰的形式進行探測,包括多點位、多譜段、多時段和多高度的遙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強的遙感信息,能提供綜合系統性、瞬時或同步性的連續區域性同步信息,在環境科學領域的應用具有很大優越性。可真實形象地反映地物分布的現狀,地物或現象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地物間相互影響變化的情況。

  最早的遙感探測是依賴監測專家,利用人眼目視判讀,效率低、誤差大,阻礙了行業的發展。而計算機的誕生帶來的數據分析能力大幅提升了遙感探測的價值,而AI的引進則再一步實現了遙感探測能力的升華。基于AI的影像變化檢測技術,能夠快速發現特定時間內區域面積內的變化,效率更高而且誤差更小,由此也產生了巨大的產業價值。

  它就像是大地的一個監控探頭,隨時監督著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的變化,指引著生態保護、動物保護、應急減災等各種活動的進行。在農業、工業、路網、氣象、水利、建筑甚至自動駕駛等領域都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

  目前遙感測圖任務大多依賴人工解譯,急需結合AI來解決這項難題,同時,遙感影像處理的深度學習技術,亟需大規模的遙感影像樣本庫,以及具有遙感特性的深度學習框架和模型來進行支持,這也是產業界的迫切需求。

  目前,武漢大學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正承擔“大規模遙感影像樣本庫構建及開源遙感深度網絡框架模型研究”項目,研發遙感影像智能解譯深度學習專用框架,并構建業界最大的遙感影像樣本數據集,而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的建立,正在加速科研創新到產業落地的進程。聯盟旨在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以市場為驅動,以企業為主體,搭建政府、用戶、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間的交流平臺,發揮紐帶與橋梁作用,促進相關主體之間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促進供需對接和知識共享,形成優勢互補,有效推進我國智能遙感開源生態發展。

  可以看出,在基礎研究硬件和軟件都已經齊備的前提下,應用領域的大發展也是指日可待。而遙感正是AI落地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這次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的成立,為這個領域的組織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也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集中核心力量做大事,快速產出效果,形成絕對優勢可以說是人工智能領域非常典型的特征。一旦深度學習跨越臨界,就會有指數級的飛躍,相信在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的通力合作之下,中國的遙感事業會獲得突飛猛進的進步。這對于整個行業,整個產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非常大的實際價值和示范意義。而越來越多的領域也會像遙感一樣,在AI的加持下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