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榮光不再 日本半導體產業謀振興

時間:2021-12-16

來源:經濟日報

導語:日本是“老牌”半導體強國,曾占據世界半導體市場的半壁江山,如今卻“偏居一隅”,市場份額不足10%。在半導體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國際格局深刻調整的大背景下,日本半導體產業如何謀求發展?日本如何平衡對外合作?日企應如何選擇?

半導體市場

  近期,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全球光刻膠龍頭企業日本合成橡膠公司(JSR)和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等企業界人士,以及野村綜研、NISSEI基礎研究所、東京大學等學界人士,就此在網絡上展開熱議。從討論中可以了解到日本關于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近憂遠慮。

  上世紀80年代稱霸世界的日本半導體產業,2020年銷售額只占全球的約6%,不到一成。當年的日本半導體巨頭中,除鎧俠(KIOXIA,原東芝存儲)等少部分企業得以存活外,其余已銷聲匿跡。尤其是邏輯半導體遠遠落后于臺積電、三星、英特爾“三巨頭”。

  對日本政府而言,雖然出臺了數字產業新戰略,但相比其他經濟體依然“投資不足”。日本官方推出的“后5G基金”只有2000億日元(約合17億美元),近期又在最新補充預算案中設立了7740億日元(約合68億美元)的專項基金,支持尖端半導體生產企業。歐盟投資則達1345億歐元(約合1512億美元)、美國為520億美元。日本重返半導體強國之路任重道遠,必須加大投入。

  同時,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半導體產業戰略價值迅速攀升,當前正是重振半導體產業的“最后機會”。然而受地緣政治風險、疫情強烈沖擊等影響,全球出現“芯片荒”,半導體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各國都在未雨綢繆,確保半導體產業安全。日本也在利用自身在半導體原材料和生產設備上的產業集群優勢,通過補貼等方式吸引海外高端半導體生產商入駐,維護日本半導體產業鏈安全。

  對日本企業來說,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是普遍想法。雖然日企受到政府方面要求謹慎對華合作的壓力,也擔心技術流失,但認為中國市場規模巨大,沒有理由不參與其中。疫情促進“宅經濟”和5G產業的發展,中國對半導體的需求不斷擴大。根據日本財務省統計數據,2020年日本對華出口的半導體設備和集成電路制造設備比上年增加了33.1%。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從產業結構上看,日本電子機械制造業(含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對華依賴度為10.2%,一般機械制造業(含半導體制造設備)對華依賴度為9.7%,明顯高于整體平均水平(3.6%)。如果從中國市場撤退,那么日本企業不僅會遭受重大損失,也會喪失巨大發展機會。

  因此,日本企業最優選擇還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保持與華合作,同時密切關注形勢,加強風險研判,研究各國涉半導體產業法規,使客戶分布和業務結構更加多元化。臺積電、三星等企業與日本境遇相似,均選擇靈活應對:這些企業在本土或美國建立生產智能手機芯片、5G芯片的最先進工廠,同時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建立生產汽車芯片和工業機械芯片的中低端半導體工廠,并根據中美經貿關系機動調整。

  美國曾給日本半導體產業帶來沉重打擊。上世紀80年代,日美半導體摩擦愈演愈烈。1986年兩國簽訂《日美半導體協定》后,日本原以為此舉可以消除兩國摩擦,不料美國次年以日本在第三國市場傾銷為由采取報復措施,要求日本賠償3億美元的違約金,向日本生產的電腦、電視、電動機械等征收100%的報復性關稅,并阻止富士通收購美國企業。此后,日本半導體企業在打壓下艱難求生,頂住美國制裁的壓力,努力保持發展勢頭。美國依然不依不饒,持續向日本施壓,1991年逼其簽署新的《日美半導體協定》,并設立了外國半導體份額必須在日本市場達到20%以上的“霸王條款”。美國半導體生產商還狀告日本企業侵犯知識產權,導致有關日企繳納數千億日元的專利費。日本半導體產業自此逐漸走上衰退之路。隨著微軟、英特爾引領的計算機時代的到來,美國企業奪回半導體行業霸權。1996年兩國終止《日美半導體協定》,日美半導體摩擦落下帷幕。這段歷史對日本人來說既難忘,又難以釋懷。

  如今,如果日本政府出于同盟關系在供應鏈對華脫鉤上與美步調完全一致,那么勢必損害日中政治關系,從而給日本經濟帶來消極影響。與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合作雖有利可圖,但如果美國要求日本半導體生產企業大量入駐美國,將有可能造成日本國內產業空心化。因此,日本雖不得不在外交、安全政策上與美保持合作,但需要避免損害與中國的經濟聯系,在兩者間找到最佳平衡。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