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施清潔柴油車(機)行動,全國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有序推廣清潔能源汽車。進一步推進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公務用車電動化進程。不斷提高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實施更加嚴格的車用汽油質量標準。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公鐵、鐵水等多式聯運。“十四五”時期,鐵路貨運量占比提高0.5個百分點,水路貨運量年均增速超過2%。
事實上,作為全國首批示范城市群,北京、上海和廣東城市群已然啟動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
《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指出,“2023年前:實現氫能技術創新“從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減少碳排放100萬噸”。
上海市發改委官網公布了《關于支持本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指出上海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加氫站最高補助500萬元。“百站、千億、萬輛”成為上海市的戰略目標。
中國氫燃料電池專利排名全球第二,占比高達28%
2019年至今,隨著國家對綠色環保新能源的日益重視,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進入了又一個發展新階段,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進入商業化及產業化應用階段。
根據智慧芽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共有3.9萬余件氫燃料電池相關的專利申請,其中有效專利1.2萬余件,授權發明專利1.4萬余件。中國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共1.1萬余件,有效專利共4900余件,授權發明專利1800余件。
圖1:中國氫燃料電池專利趨勢
備注: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收錄數據包括126個國家/地區中已經公開的專利,一般來說,專利從申請到公開可查詢,需要4到18個月。)
當前,中國的燃料電池系統國產化率已從2017年的約30%提升至60%-70%。電堆、膜電極、空壓機、氫氣循環泵等核心部件均可自主生產,氣體擴散層、催化層和質子交換膜等核心材料也在加速研發中,普遍處于送樣測試驗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