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雙碳”目標下的變頻器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時間:2021-11-08

來源: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導語:近日,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自動化群副總裁董瑞勇,接受了中國傳動網的采訪。在采訪中他向記者分享了,在“雙碳”目標下,變頻器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具體內容如下:

  近日,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自動化群副總裁董瑞勇,接受了中國傳動網的采訪。在采訪中他向記者分享了,在“雙碳”目標下,變頻器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具體內容如下:

  傳動網:經過二十多年時間的發展,現“雙碳”發展目標的大環境下,國內變頻器行業與市場格局已趨向成熟,您如何看待現階段國內變頻器行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董瑞勇: 中國國產變頻器經過二十多年的持續發展,整個行業和市場格局日趨成熟,對于國內變頻器行業來說機遇和挑戰并存!特別是“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國家提出“雙碳”發展目標的大環境之下,新能源行業風起云涌,但是對于傳統耗能大戶——電機系統來說,持續從能源消耗的角度來響應“雙碳”的發展要求,并進一步為“碳達峰”和“碳中和”做出貢獻,更具現實意義。

  當前由于“雙碳”發展目標的要求,各類高耗能企業持續推進工藝優化和節能降耗,這就需要更多電機從傳統、低效的運行和調速模式,轉向以變頻為驅動模式,由于國際形勢、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傳統大型國有企業也為國產品牌打開了大門,這對于整個國內變頻器市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此外在“雙碳”發展目標推進下,國內電機標準正從IE3逐步向IE4和IE5轉變,電機形態也從異步為主導,逐步向永磁同步和同步磁阻兩個大方向轉移,這些新型的節能電機,全部離不開驅動器的支撐!無論是新的市場機會還是新的電機形態,其實都對驅動器可靠性、控制策略和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對于整個變頻器行業的巨大挑戰!

  傳動網:當前,國家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等為主的半導體器件將會為變頻器產品和技術帶來哪些影響?

  董瑞勇: 第三代導體技術也是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目前可以看到,氮化鎵更多地應用在低壓領域,比如我們日常可以看到移動設備的大功率快充,就是氮化鎵的典型應用場景,它一般不太適合大功率、高電壓的工業現場應用。

  而SiC可以做為IGBT下一代替代方案,能夠實現高d速、低損耗的驅動,對于一些需要高頻、小體積、低重量場合,一般來說可采用SiC方案,但對于該方案來說,最重要的問題還在于SiC的成本,從目前來看,該類器件成本較高。

  是否采用SiC,更多需要從系統的層面考慮,雖然SiC可以有效縮小產品的體積,減低整體產品損耗,但由于開關頻率提高所帶來EMI問題以及對于電機DUDT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特殊考慮。英威騰從2017年開始研究SiC器件應用,已經推出了基于SiC的高速驅動器。

  傳動網:最近一兩年,一些頭部企業開始探索變頻器的智能化應用,對此,您有何看法?變頻器在智能化生產現場設計方案中將充當怎樣的角色?它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董瑞勇: 由于工業4.0持續推進,以及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已經成為了整個工業領域發展主旋律,對于變頻器行業來說,逐步從傳統標準變頻器向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過渡,作為整體解決方案,以變頻器為主體的一體機已經在多個行業成為主流,并承擔了整體設備智能化核心的關鍵角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