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定制“鎧甲” 用現代技術救治骨科疾病

時間:2021-10-29

來源:

導語:“3D打印小鼠心臟”“3D打印微型腎肝”……近年來,一系列出自3D打印活體器官的成果,讓我們感受到了3D打印在臨床醫學上的無限可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件事,3D打印或許已經為我們的醫學帶來了巨大改變。

  “3D打印小鼠心臟”“3D打印微型腎肝”……近年來,一系列出自3D打印活體器官的成果,讓我們感受到了3D打印在臨床醫學上的無限可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件事,3D打印或許已經為我們的醫學帶來了巨大改變。

  事實上,盡管以目前的技術,想要用3D打印打造一個可供器官移植的活體器官尚且還是天方夜譚,但是,打印靜態模型卻沒有問題。而在臨床醫學中,精準地發現病灶,并針對病灶進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借助3D打印便可以十分直觀地為病灶治療制定一個妥善的定制化方案。不僅如此,3D打印還未外科手術中骨科相關移植,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治療思路——3D打印骨骼。

  不同于活體器官,人體內的骨骼在人身體發育完成后,隨年齡的增長變化非常小,并且小范圍的修補幾乎不會影響日常的生活。換言之,當患者出現骨裂,骨缺失等問題時,便可以考慮根據患者的年齡、骨骼發育情況,借助3D打印來實現器官修復。

  這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實事。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通過3D打印救治了一位患者。據悉,該患者年齡49歲,患有先天胸骨裂,相比正常人胸骨缺少7/8、胸部塌陷,加上先天性主動脈瓣二葉畸形伴關閉不全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心臟病,身體狀況非常糟糕。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醫生利用3D打印技術為其量身定制了1:1胸骨“鎧甲” ,并由5個部門的多位專家輪流手術歷經4小時接力救治。目前,患者已經開始進行康復治療。

  當然提到3D打印,就需要提到另一個詞語——掃描。3D打印技術屬于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而想要其正常工作,就需要建模,而實現精確建模的重要手段便是掃描技術。

  一般來說,為了近乎完全地還原病人受損的組織結構,如受損的骨關節、缺失的骨結構,就需要建立一個和患者形體相承的結構模型,而這個模型通常是在CT、核磁共振(MRI)等掃描技術的配合下完成的。

  事實上,就目前來說,CT、核磁共振(MRI)等常規的醫療檢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部分醫療診斷也是通過這些技術來實現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已經步入了3D打印在臨床醫學上運用的大門。而讓我們把眼光放遠,或許在解決了活體器官打印技術難題以及背后涉及到的道德層面問題后,在3D打印的庇護下,我們將活的更健康,更安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