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導體A股公司陸續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報,多家公司凈利大增,再次驗證國內市場行情火熱。
半導體全產業鏈業績翻番
從芯三板統計的17家半導體A股公司的業績數據來看,前三季業績大增的情況覆蓋了全產業鏈。芯片設計廠商全志科技、韋爾股份、卓勝微,被動元件廠商風華高科,功率器件廠商立昂微 、捷捷微電、蘇州固锝,封裝測試廠商華天科技、通富微電,半導體材料廠商晶瑞電材,半導體設備廠商北方華創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均翻番。
而如果單就第三季度的業績數據來看,只有主營封裝測試的大港股份第三季度可能出現虧損之外,其他16家半導體公司的業績均為大增。
例如,作為目前國內收入規模最大、設備覆蓋面最廣的半導體設備公司之一的北方華創,前三季度凈利同比增長82.3%-117.21%,與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的68%相比,有明顯的提升,說明該公司第三季度業績進一步加速增長。
國內射頻前端芯片龍頭卓勝微,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已經接近2020年全年。該公司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增長,主要原因是受益于5G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公司前瞻性產品布局,公司射頻模組產品在終端客戶持續滲透。
深耕功率半導體領域20余年的捷捷微電,在鞏固現有晶閘管等產品國內龍頭地位的同時,積極延伸產業鏈上下游。在下游景氣需求和國產替代大背景下,公司顯著受益快速成長,預計前三季度凈利為3.6億元–4.07億元,同比增長90%-110%。其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環比保持良好的增長,其中:MOS、小信號系列產品同比增長超 170%,可控硅業務同比增長73.7%。
部分公司業績大增、股價反跌
驅動芯片廠商富滿電子凈利潤增長超7倍,但股價卻大跌。今年以來,富滿電子股價一路走高,在7月達到頂峰后,開始一路下跌。截至目前,其股價已經跌去一半。
富滿電子今年業績快速增長得益于下游市場需求旺盛,此前富滿電子多次漲價仍供不應求反映出該行業火熱。但火熱行情能持續多久仍未可知。
芯三板發現,富滿電子的業績增速已經出現明顯放緩的跡象。富滿電子前三季度凈利增長704.54%-737.04%,大幅低于上半年凈利增長的1190.55%,說明單就第三季度來看,該公司實際并沒有取得超預期增長。富滿電子股價下跌部分原因可能是業績增速放緩。
事實上,不只富滿電子的情況如此,卓勝微、韋爾股份等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增速也出現放緩的跡象。卓勝微前三季度凈利增長105.00%-115.00% ,低于上半年的187.37%;韋爾股份前三季度凈利增長88.32%-111.49%,低于上半年的126.6%。
國產替代會不會降速?
缺芯浪潮持續至今,導致芯片持續漲價。近期多家海外芯片大廠再次提價,安森美發漲價函稱,將對部分產品進行漲價,漲價將于10月初生效;意法半導體(ST)發布通知,將在2021年最后一個季度提高所有產品的價格,包括現有的庫存;聯發科、賽靈思等大廠計劃從11月1日起上調部分芯片的價格,以應對成本增加的壓力。
除了漲價之外,供需緊張的市場格局使得幾乎所有的半導體產品都面臨不同程度上的貨期延長。
據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顯示,今年9月,芯片訂單下單和交貨之間的交貨期又拉長了5天,平均提高至21.7周。交貨期已經連續9個月增加,是他們自2017年開始追蹤數據以來最長的一次。主要供應商如恩智浦 、德州儀器 、英飛凌、安森美半導體、Microchip都發布了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交貨時間。
此外,根據海外半導體公司陸續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業績預期來看,芯片短缺仍將持續,相關半導體廠商業績有望再次實現正增長。
IC Insights公布了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增長預測,顯示大多數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對2021年第三季度的盈利前景預期都是積極正面的。
例如三星、SK海力士、Micron對第三季度的盈利預期是增長10%,英飛凌、ST對第三季度的盈利預期是增長7%。少數公司如TI、英特爾預計第三季度的銷售額不會太樂觀,TI預期第三季度銷售業績會是呈持平狀態,英特爾的預期則下調為-3%。
現階段海外疫情仍有不確定性,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性持續受到威脅,再綜合上述多方面因素影響,國產半導體廠商在優勢領域仍有望收益,國產替代仍然有機會。
小結
缺芯拐點未至,半導體行業的火熱行情不熄,這從國內半導體公司前三季度業績的表現以及海外半導體大廠的預期指標得以驗證。多數半導體全產業鏈公司的業績仍不斷增長,只是隨著市場行情變化,部分企業的增長速度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不過,由于海外原廠繼續漲價以及延長交期,加上對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的考慮,國產替代的進程仍有望提速,國產廠商的機會將包括產能需求支撐,產品供應以及技術能力跟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