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常識之上的便利:智能家居設備的安全問題解析

時間:2021-09-22

來源:

導語:導讀: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增長迅猛,全球智能家庭數量達到2.58億。

  智能家居設備用于監控或控制我們家中的環境。這些技術奇跡通過處理溫度、照明、娛樂系統和其他設備的變化,使生活更輕松。但是,雖然它們非常方便,但我們不能忽視它們的使用所造成的安全噩夢。

  那么將所有設備,甚至警報和安全系統連接到互聯網有多聰明?對于進入我們家的設備,我們沒有標準化的安全措施,但憑借它們提供的便利,很多時候都超過了常識的應用。家庭網絡中每增加一個智能設備,系統就會變得更加復雜,風險也越來越大。

  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增長迅猛,全球智能家庭數量達到2.58億。然而,這些家庭中有40.8%至少有一臺易受網絡攻擊的智能設備。在日益在線的世界中,我們的家是我們工作和私人生活的中心,數據隱私和安全至關重要。

  什么是智能設備,它們何時進入我們的生活

  我們可以將智能設備追溯到1900年代初期。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設備的定義發生了變化。您甚至可以爭辯說,1905年的第一臺真空吸塵器是當時的智能設備。

  第一款符合當今對智能家居技術理解的設備是1966年的Echo IV。這臺機器占據了足夠的空間來填滿整個房間,但它執行了當今智能設備能夠實現的大部分功能。Echo IV可以控制空調、電視,并為您跟蹤事物。

  當然,今天,我們可以將Echo IV放在手掌中,配備無線互聯網、藍牙、攝像頭和處理器,時鐘速度是家庭自動化先驅的25.000倍。打開你的電視機;今天,我們與那些為你網上購物、安排任務,甚至幫助節約水電等資源的人交談。

  安全風險在哪里?

  在考慮便利性和可訪問性時,智能家居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答案。您可以通過一臺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控制家中的電器、鎖和警報器、照明和暖氣。這些技術已經證明它們是有用的,而且我們知道它們變得越來越便宜。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的網絡安全措施沒有以同樣的速度改進時,風險就來了。智能家居安全系統通常將攝像頭連接到互聯網,安裝這些攝像頭是為了確保您的家庭安全,但容易受到黑客攻擊。第三方可以操縱相同的智能安全系統來侵犯您的隱私。

  例如,在外門上使用智能鎖引發了許多問題。一個熟練的黑客可以輕易地攻破他們,而一個聰明的黑客可以隱藏他們的邪惡活動。雖然普遍的反駁是騙子可以撬鎖,門無論如何都可以打開,但這兩種活動都留下了物證;保險公司在理賠前通常需要的東西。然而,情況正在改變。

  一些保險公司正在為擁有智能安全系統的消費者提供折扣。如果您的家庭保險公司決定采用家庭自動化系統,智能傳感器、鎖和恒溫器可以降低您的保費。雖然安裝這些設備有明確的優點,但除了經濟激勵——例如在無法讓人們進入時更快的火災探測和訪客訪問——你不能忽視安全問題。保險業尚未標準化或決定其方法,因此必須仔細研究這方面。

  亞馬遜、谷歌、微軟和蘋果的語音助手也是我們數據隱私的風險。他們每天不小心激活幾次并錄制音頻(即使您沒有直接與設備通話)。令人震驚的是,語音助手錄制的大部分音頻都存儲在公司數據庫中。人類工作人員在改進設備的過程中查看這些錄音。

  雖然這些公司保證錄音不會與用戶相關聯并且所有語音數據都是保密的,但接受人們聽我們對我們的設備說的話的想法令人不安。這是我們家隱私中的一個漏洞,值得警惕。

  您提供給語音助手的所有說明(例如家庭住址、財務詳細信息以及可能意外記錄的信息)都存儲在設備制造商處。隨著大流行期間工作場所和住宅的合并,由于這些智能設備,大量潛在的機密數據面臨風險。值得慶幸的是,您可以更改一些設置以刪除您的錄音或選擇不讓人工審核您的錄音。

  我們如何確保系統安全?

  大量信息表明我們的便利是以犧牲隱私為代價的,下一個問題是如何保護我們的數據。隨著我們進一步深入數字空間,從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收集和分析信息,需要優先考慮數據隱私和安全。

  在購買任何智能設備之前,請閱讀關注產品安全性以及記錄和存儲哪些數據的評論。對產品的獨立審查將有助于了解風險是什么。對“智能家居安全”和“智能設備安全拆解”進行一些常規搜索將提供有助于了解擁有智能設備風險的文章。

  雖然存在諸如IoT Inspector等深度漏洞服務,但它們目前專注于組織,因此對于普通房主來說它們是昂貴的,但如果成本只是潛在損失的一小部分,它們也值得考慮。聘請白帽黑客公司也是復雜智能家居設置的一種選擇。

  如果您打算將智能設備添加到您的家庭網絡,那么使用強密碼并為每臺設備設置不同的密碼至關重要。像Dashlane這樣的密碼管理器可以通過生成和保存密碼來派上用場。這是保護私人信息的一步。另一層安全措施是將智能設備網絡與您的常規使用網絡分開。這些步驟是您負責智能設備安全的幾種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家居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不會改變。我們確實有能力改變我們的智能設備安全性。希望我們能夠邁向一個不以犧牲對方為代價的便利和隱私的未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