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信息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數據從誕生到產生價值,需要計算、存儲和網絡作為技術底座。因而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效的存儲系統來保證數據的存取和調用。
9月10日,四川宣布將以打造全球最大“存儲谷”為目標,建設中國“存儲谷”。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到2025年,四川存儲產業整體規模突破5000億元。
據悉,四川省將圍繞“出臺一個產業規劃、扶持一個本地品牌、出臺一批配套政策、引進一批配套企業、建設一批標桿項目、打造一個全球影響力峰會”等6項重點工作,對四川打造中國“存儲谷”的目標定位、發展路徑和發展重點等方面進行系統的頂層設計。
四川“存儲谷”的建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021年,基于現有技術、產業基礎,大力發展四川品牌存儲軟硬件產業;籌劃組建具備本地研發、本地制造、銷售能力的四川本地品牌企業;推進四川存儲產業聯盟建設,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新型數據中心樣板項目,促進全國的存儲產業落地四川。2023年,推進四川存儲完整產業鏈構建,并以此牽引上中下游產業在四川落地。發揮本地高科技制造業基礎、人才優勢,聯合本地高校突破存儲根技術,推進本地存儲企業升級,帶動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整體數據產業發展。2025年,逐步培育出一批存儲產業鏈關鍵產品,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的端到端整體能力為一體的本地存儲品牌企業;建設覆蓋存儲上中下游產業鏈,具有引領存儲產業標準、全球影響力的存儲產業基地。
“存儲谷”工程也將作為四川省“新基建”的組成部分,為數據資源的匯聚、分發提供支持。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的《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實施“存儲谷”建設工程,打造全球高端存儲基地。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方面,要建設功能完善、數據資源匯聚的大數據資源中心,提供覆蓋省級、服務全省的 數據存儲、交換、計算能力,推動數據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共享共用。 聚焦數據“聚、存、通、管、用”,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數據資源管理體系。
華為將作為重要合作方,參與“存儲谷”的建設。華為在2000年成立了成都研究所,并作為全球存儲總部,承擔華為整體存儲產品開發,包括云存儲系統、分布式存儲系統、全閃存系統等。華為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表示,華為在四川尤其是成都研究所,有5000多名研發員工投入于先進的存儲系統的算法和設備的開發,將以存儲技術為核心,依托中國“存儲谷”,共拓萬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