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為上海市首批轉型升級試點區。2018年獲批授牌國家機器人檢測評定中心、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上海市機器人研究與轉化功能性平臺。2020年授牌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成為上海26個特色產業園之一,在全市小型園區綜合考評中位列第8名,在全市108個開發區綜合評價中排名28名。2021年授牌寶山區經濟數字化轉型十大示范場景。
目前園區17個總投資超過60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稅收超過10億元的開工啟動類產業項目掛圖作戰,壓茬推進,掀起建設高潮。園區重點聚焦重大產業項目這一穩增長“壓艙石”,日本發那科、德國賽赫智能、奧地利伏能士等多家機器人領域的龍頭企業,以及鑫燕隆、快倉(寶山)全球智能機器人研發總部、聯東U谷、汽車產業互聯網等以智能裝備制造為主體的總部型企業都已落戶園區,機器人及智能制造上下游產業生態鏈日臻完善。
做金牌“店小二”,
解決企業痛點難點
在顧村工業公司看來,解決好企業的痛點、難點問題是園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今年在圍繞解決企業需求方面園區做了大量工作,并實現了“4個第一”。一是大陸汽配項目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驗登合一”(同步辦理驗收和不動產登記)拿到不動產證的項目,極大縮減企業驗收程序和取證時間。二是寶禾倉儲項目是寶山區第一個通過聯審平臺批復的項目,優化審批流程后,實現了企業“一事不兩跑、一事不兩批”。三是中交數據中心項目成為寶山區第一個實施節余土地分割轉讓引進的項目,有效盤活了農村存量集體土地。四是聯東·寶山機器人創新港項目成為寶山區2021年第一個“拿地即開工”案例,項目方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當天,獲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設計方案批復、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另外,在疫情期間,發那科三期項目在進行開工準備時發現工地電力無法滿足施工需求,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園區協調區發改委等部門,主動對接上海市北供電公司,將臨時用電接電項目從現有10千伏架空線取電,并在短時間內完成接電、送電,解決了企業開工用電難題等。
顧村工業公司表示:我們一方面是園區發展的招商員,另一方面,園區更要做好產業鏈的鏈長,為企業架橋,引進更加優質的企業、更加優質的人才,融合園區企業產業資源,在賦能傳統企業升級的同時,更好地幫扶中小企業,更大的開放應用場景,營造科創氛圍,扶持企業成長,不僅需幫扶企業做大做強,更要培育園區自己的獨角獸和隱形冠軍。今年我們還將努力創建上海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區、知識產權應用示范區,為園區企業知識產權專利申請保護,打通綠色通道,保護好、服務好園區企業。著力推行公共工廠、公共實驗室。
做有溫度的園區,
為企業留才減壓
企業發展,人才是關鍵因素。如何將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一直以來都是企業思考的問題。園區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配套了78間人才公寓,租金實行“三六制”,即園區、企業、員工各承擔600元租金,公寓配套設施齊全,員工可以直接領包入住。并在人才公寓附近配套了中央廚房和配餐中心,不僅面向人才公寓的租客,還面向園區所有企業,菜品豐富,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價格實惠,日供應客飯量可達2000客。
↑↑多措并舉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助推企業發展
園區聚焦硬環境建設,更注重軟實力打造。自去年6月,園區與上海電信寶山局合作,全面推進5G數字孿生園區建設,結合電信5G通信技術和IT技術的優勢,在新基建建設、5G+智慧制造,園區精細化管理層面共同發力,形成合力,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今年7月,園區被授牌“寶山區經濟數字化轉型十大示范場景”。通過5G、云、AI新技術場景應用和智慧園區建設,打造“1+1+N”(即1個基礎設施+1個運營服務中心+N個智慧服務)的管理模式,為園區企業提供有高度、有精度、有溫度的云上產業鏈服務,力求在服務管理、安全運營、能耗管理、產業數字化四個方面實現重塑和突破,推進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數字化轉型建設。
↑↑通過5G技術,
加速智能制造業“機器換人”的步伐
剛剛閉幕的上海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上海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市委對寶山下一步發展作出了新的戰略安排——打造成為全市科創中心建設的主陣地之一,點明了寶山新一輪發展的關鍵處、發力點,賦予了寶山服務國家和上海戰略的歷史性機遇。
智能制造產業是21世紀世界各國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也是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寶山科創中心主陣地戰略引領下,機器人產業園錨定寶山科創主力軍坐標定位不動搖,打響機器人和智能制造這一副特色鮮明的“產業牌”。
↑↑不斷提高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