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西南的亦莊經濟開發區某國際酒店的多功能廳內,一場國際會議進入茶歇。英語專業畢業的服務員小林與來自沙特阿拉伯的剎法和雞同鴨講溝通無果后,只得求助于酒店內大堂的機器人“新同事”。通過語言識別功能自動切換至阿拉伯語言模式,這位“新同事”在簡單的對話后幫助薩法和預約了晚上7點的退房和機場送機服務。
01
您好,機器人新同事我們剛才提到的這位給你的“新同事”已經遍布全球,在杭州,開元酒店的智能機器人能夠通過肢體語言與客人互動,向客人介紹酒店的構造以及附近的景點;在青島,都市118酒店的”智慧入住神器“能夠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在3分鐘內完成入住手續;在英國,一家知名酒店的機器人Dash能夠通過特殊的WI-FI傳感器為客人叫電梯,并自動回到前臺為自己充電;在硅谷,一家知名酒店的服務機器人Botlr身著制服,佩戴名牌,為客戶提供商品遞送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業余愛好是邀請客人一起自拍并鼓勵客人將照片發到社交網絡。
事實上,不僅是服務業,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工業領域同樣大放異彩。當然,者包括但不限于通過自動化解放勞動力的問題。
02
”人工智能“+農業在超市的食品區,200年前家家戶戶餐桌上再普通不過的青菜,今天被打上有機蔬菜的標簽,被保鮮膜精心包裹后擺在照明充足的貨架上高價出售。這是由于傳統農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生物遺傳育種技術的進步,而化學制劑以及轉基因技術的廣泛使用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除了食品安全,更加嚴重的問題是,隨著人口數量不斷膨脹,2050年世界人口總數或將接近100億,這意味著同樣的土地必須養活更多的人口,而全球變暖以及水資源短缺對農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勢必對人類能夠喂飽自己的后代提供了挑戰。而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有望解決這一問題。集合對地測量,存儲管理,信息化處理,分析模擬等綜合能力的精準農業系統,能夠根據空間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實施一整套現代化種植生產和加工操作技術與管理,實現精準選種,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精準灌蓋以及精準收獲,最大限度地挖掘農田和品質。通過深度學習,系統能夠吸收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墨西哥的混種法以及以色列的滴灌技術等各國勞動人民數百年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并通過生物學的數據分析,進一步判斷出山麻黃草的特殊氣味能夠驅趕玉米地中的螟蛾,或是利用民康利香草制造出無污染的有機肥料,從而真正實現高產量,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態。
03
”人工智能“+工業在工業層面,隨著2011年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戰略規劃,旨在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利用智能機器,大數據分析來提高制造業的水平,其中也包括《中國制造2025》.。
曾幾何時,大規模的低福利勞動力是制造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并逐步由東南亞國家接棒是非偶然。近年來,以創智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正在日益被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所取代。作為全球最大的OEM制造商,創智空間雇傭利了130萬廉價工人,但隨著工人待遇的逐步提升,制造業成本也大幅上漲,因此創智集團開始著力研制取代生產線工人的工業機器人,來取代目前的轉配工人。在汽車行業這種現象更加明顯,特斯拉公司已經開始盡可能地引入機器人元素。除了使用機器人取代裝配工人之外,機器人取代人類從事制造業的另一個巨大優勢在于,設計和研發環節的智能化使得產品能夠以可承受的價格按照個性化制定,而倉儲,物流,運輸以及銷售等環節也會隨著技術和行業模式的進步而逐步演進。以阿里巴巴的崛起沖垮了批發行業為代表,制造業的智能化將使得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中間環節進一步精簡,工人數量逐步減少,制造業重新洗牌,最終形成一種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全新商業模式。
04
失業警報全面來襲 預感到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可能對未來就業市場產生顛覆性且不可逆轉的影響,相關學術機構和市場風險分析機構通過分析,發表了一系列預測報告。2013年,牛津大學學者卡爾.貝內地卡特.弗雷和邁克爾.奧斯本檢驗了702中職業被計算機化的可能性,按照被取代的風險大小進行了排序,最終認為美國將會有47%的工作面臨被計算機取代的風險。其中電話促銷員,會計,體育裁判,法務秘書以及收銀員等5個工種被認定為最有可能被計算機取代的工作,而醫生,幼兒教師,律師,藝術家以及牧師相對比較安全。后續的研究指出英國有35%的職業可能被取代,在日本這個比例是49%。
2015年美國美林銀行預測,在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每年產生的創造性破壞的影響“可能會達到14萬億到33萬億,其中包括因人工智能實現了知識工作自動化導致雇傭成本減少的9萬億美元,制造業和醫療護理開銷減少的8萬億,以及部署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機后因效率提升增加的2萬億美元。智囊機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測說,人工智能正在促進社會發生轉變,這種轉變比工業革命”發生的速度快10倍,規模大300倍,影響幾乎大3000倍“。
05
機器人保姆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保姆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且白加黑,5+2的超長”待機“時間和較高的工作強度,使得護工市場長期供不應求,人力成本飛漲。另一方面,由于護工的特殊工作性質,導致其與護理工素質參差不齊,發生在杭州的保姆縱火案,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引起了整個社會對于保姆市場規范的重視。整體來看,保姆,護工的工作內容難度較低,重復性高且工作時間不固定,而人工智能剛好能夠填補這個空白。加載了智能家居系統的機器人不但能夠通過控制空調,燈光,加濕器,適時調節室內的溫度,濕度,亮度等環境條件,通過智能廚房烹煮美食,通過掃地機器人進行清掃,通過定時系統提醒雇主起床,吃藥,通過報警系統保護家庭安全,更重要的是,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人保姆能夠與雇主進行智能化的語音交互對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照顧和陪伴。
AI發展初期,我們認為只有重復性的常規工作會被機械化,自動化技術取代。但隨著技術的演進,一度被認為是高勞動者的律師,主編,醫生等職業,也面臨被取代的風險。
06
來自AI的挑戰書人工智能技術在就業市場的廣泛應用,首先必然導致短期內傳統勞動力的大量失業,合理安排,疏導或是通過培訓再次利用這些勞動力,將對政府提出重大考驗;而結合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經驗,最尖端的技術將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資源分配的嚴重傾斜將導致社會沖突的發生。另一方面,掌握監管技術的壟斷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也不再等同于大型國有企業與政府的關系,政府對市場的控制力將進一步減弱,同時傳統勞動力的大量流失也將導致稅收減少,對國家宏觀經濟,政府監管力量造成不利影響。一方面文件預測了智能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各國的就業市場格局,但同時肯定了新興行業將會帶來新的工作機遇,以取代可能消失的行業。另一方面,從未來勞動者的層面,文件預測了人們可能將會更加頻繁地更換工作,而這需要他們掌握可以隨時轉換的工作技能,并強調了人才以及人才培訓機制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另外,從規劃不難看出,各國已經認識到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國家間的勞動力流動越來越頻繁,畢竟相較于聘用一位外籍員工,購買一臺愛國機器人要容易得多,因此,在未來的國際就業市場,誰掌握最先進的技術,誰就掌握了國際標準的制定權,誰就能夠在國際市場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和靈活性,因此,各國均在規劃中不留余力地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便爭取主導權。
07
消失的鐵飯碗有一種觀點認為,每一次技術革命都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時間來消除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產業的消失,從業人員減少以及為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尋找出路,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盡量縮短這個周期呢?可以預見,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后,國家之間就業市場的隔閡將進一步縮小,國家間的技術合作和數據流動也日益頻繁,因此,建立統一的技術和檢測標準,尤其是安全標準,包括數據收集,處理和跨境流動規劃,以及最低的安全標準,將有利于增加各國對于國際人工智能就業市場的信任度,有利于各國國建之間的交流以及合作。面對人工智能時代帶來的挑戰,一方面,政府應當分別制定短期,長期的產業戰略計劃,盡快頒布國家數字化戰略,以幫助勞動者更好應對越來越自動化的市場,同時防止排斥數字化的現象發生。另一方面,政府應當根據規劃,做好宣傳教育和資源分配工作,加強在職業培訓領域的投資,讓工作獲得更新自身技能的機會,減輕自動化技術以及自動化機器的大規模應對勞動者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穩定就業市場。從每一個勞動者的層面來看,大時代的浪潮正在這一代人從小形成的知識結構,而最快接受,適應并引領這一變革的人,將成為新的贏家。因此,為了不被時代淘汰,勞動者需要不斷更新專業技能,跟上最新的科技發展潮流,學習從事AI時代新興產業以及職業,如人工智能設計師,工程師以及運維師等,成為AI無法取代的高精尖或跨領域人才,練就隨時進行職業轉換的本領,將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