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服務機器人于2014年才開始逐漸走進了國內市場,且當時的機器人主要面向的是個人消費者,主要產品以掃地機器人、拖地機器人和擦窗機器人為主。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勞動力成本增高等因素的驅動下,服務機器人開始逐步火爆。
在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無接觸”服務應運而生,服務機器人也迎來了黃金時代。
2021年5月27日,賽迪顧問發布的《洞見2021-新興產業投資機會》報告顯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達到283.8億元,同比增長37.4%。
市場規模的增長,自然吸引了資本方的目光。
據智東西數據顯示,2021年前4各月,國產機器人企業公開披露的投融資事件已達67起,累計金額超過100億元,單筆融資規模超過億元的占比接近一半。其中,服務機器人產業的融資事件占比20%,可商業化的市場前景受到了青睞。
從IT桔子創投電報中可以發現,投資服務機器人產業的除了資本機構外,還有騰訊、字節跳動、美團、小米等互聯網企業。
是什么原因促使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入局?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這場全球抗疫行動中,不僅有奔赴在一線的“戰斗人員”,還有服務機器人。北京西站就引入了全自動無人化智能消毒機器人,其將這些機器人選定在人流量的出站口。通過定時消毒功能,在不影響出站人流的前提下,這些服務機器人在人群密集區域解決了交叉感染的傳播風險。
業內推算,如果全國2853個車站均采用服務機器人進行消毒工作,每天能保障2000萬人的出行安全。據科夢奇官網,霧化消毒機器人是通過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的產物,其有容量大、續航長的特點,適合在火車站、地鐵站、機場等大場景的消毒需求。
據《洞見2021-新興產業投資機會》報告,在細分領域中,公共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投資金額較多,分別占總金額的49.7%與23.7%。這意味著,公共服務機器人與醫療機器人是這些投資方看重的市場。
客觀而言,在公共生活場景中,“呆萌”的服務機器人擁有廣泛的使用場景,除了商場與酒店外,小區、學校、機場、車站、廣場、展覽等場景都是服務機器人一展身手的舞臺。
不過就目前來看,服務機器人與用戶接觸最多的場景以商場、銀行與酒店為主,然而這些服務機器人目前功能較為單一,僅能完成簡單指令,以銀行使用場景來看,科沃斯服務機器人旺寶目前可以實現主動迎賓、業務引導、數據分析等功能。
在銀行中,服務機器人從主動式迎賓接待開始,提供預約取號、簡單業務辦理等服務,以提高整體營業效率。此外,在安全角度服務機器人可以完成通過人臉識別與證件核驗的方式進行驗證。
隨著智能化浪潮的來襲,旨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感官的五星級酒店也在嘗試向“智慧酒店”轉型,服務機器人的引入可以算是轉型的第一步。目前,酒店內的服務機器人智能程度較高,其可以引領客人去房間、智能送物等功能。
在技術不斷迭代下,服務機器人終究有一天可以實現更為復雜的指令,在銀行與酒店等場景中可以提高用戶的“隱私度”與“安全度”。另外一方面是可以實現“無人化”管理,以此節約人力成本。
說到人力成本,就不得不提一下服務機器人的另一大場景,即“無人配送”。據《末端無人配送賽道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末端配送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且未來3年,無人配送整車成本會逐步下降至10萬以內,無人配送帶到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醫療服務機器人則是資本方看重的另一大市場。據IT桔子創投電報,獲得融資的企業包括手術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其中不乏融資金額過億的技術型企業。
憑借機器人高精度特性,憑借智能算法可以減少醫療誤差,且在疫情等特殊環境下,機器人還可以完成特種工作,減少醫療損傷。隨著機器人深度學習能力的強化,其還能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減少病患在醫院的等待時間。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對健康意識正在逐步加強,我國已將醫療健康設定為支柱型戰略產業。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30年,我國健康服務產業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以上。這意味著,醫療服務機器人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人口老齡化使養老行業成為了“朝陽產業”。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在此背景下,養老服務正在走向精細化。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8.7%;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已處于中度老齡化邊緣。在經濟水平提升下,我國老年人的消費能力逐步上升,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這不僅意味著,養老行業成為了萬億級別的市場,還意味著服務機器人或許可以乘勢而起。不知疲憊、語音陪聊、視頻娛樂、全天監測等功能可讓服務機器人給予老人更多陪伴,且能做到24小時監測老人健康狀態。
此外,“沒有感情”的服務機器人可以為老人提供微笑服務,虐待老人的問題也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因此,服務機器人從根本上來講,是人工智能與人機交互等多種技術集合表現。目前,“數字化”“智能化”是科技技術型企業的發展趨勢,其在技術層面上存在共通性。這意味著,服務機器人或可借著智能風口加快技術進程,以擁有更多功能的姿態出現在多場景下,由此可見,在“智能化”浪潮中,服務機器人或許可以坐上順風車實現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