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百億熱門新賽道,服務機器人蓄勢謀變,前景如何?

時間:2022-07-2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服務機器人主要包括導航定位、運動控制?、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導航定位即服務機器人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等傳感設備來感知周圍環境,并依托SLAM等技術進行實時定位與路線規劃。

  一個新興行業總是在曲折波動中走向成熟,這句話用于形容當下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再也合適不過。

  2022年,商用服務機器人一年融資超過200億元,一眾創業公司受到資本爭相競逐,其中不乏一線VC和各種知名產業資本。融資熱潮的前奏也很清晰,在疫情之下,“無接觸配送”服務開始廣為市場所接受,服務機器人的商業價值逐漸被發掘。

  不過在融資熱潮的席卷后,被推上風口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在外部環境變化下也一度面臨挑戰,不少玩家都選擇了收縮戰線,聚焦核心業務。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市場環境與商業模式也因近期突發的裁員新聞而受到多方質疑。

  商用服務機器人會因此“失速”嗎?

  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分析

  當前,以深度學習,人機交互,自然語言處理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服務機器人充分融合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國際機器人協會(IFR)按照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其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類。其中,服務機器人保持較快的增長,2016年以來,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速達 23.38%,2022 年預計可以達到 125.2億美元。

  我國一般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三類。

  我國機器人市場進入穩定增長期,服務機器人保持較高的增速,從2016年以來,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速達36.4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2年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302.6 億元,服務機器人在機器人行業的占比也保持上升趨勢。

  服務機器人主要包括導航定位、運動控制、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導航定位即服務機器人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等傳感設備來感知周圍環境,并依托SLAM等技術進行實時定位與路線規劃。

  對于導航建圖,目前業內主流方案有兩種,基于激光雷達的LDS SLAM和基于攝像頭的VSLAM。激光導航通過發射激光測距,來對機器人自身和周圍環境的定位,是目前最成熟比較先進的導航技術,而VSLAM則主要用攝像頭來實現。

  運動控制是依托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零部件,賦予服務機器人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的控制能力。

  人工智能是服務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人工智能是運用機器視覺、語音交互、深度學習等技術,能夠賦予機器人圖像識別、語言溝通、情感交流和邏輯計算等能力,使服務機器人從“感知智能”走向“認知智能”。

  服務機器人行業駛入轉型期

  “最后活下來的(公司)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快適應環境的。”

  這是紅杉資本在今年5月份,向被投企業所給出的經營建議。面對外部環境影響與私募市場的寒冬,初創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紅杉表示,集中思維才能讓想法更專注,并為創造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轉向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經過融資后的高速增長,行業顯然也同樣進入了轉型期,資本越發看重公司是否有突破盈利難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的技術競賽已經過去,競爭焦點已經轉為對健康商業模式及現金流的追求,進而提升整個公司的運營效率。

  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近期出現的裁員以及質疑之聲意味著,行業發展階段已經到了核心產品層面在使用場景的成熟穩定化,以及在企業層面的運營精細化和健康的現金流。只有經過多重市場驗證的穩定產品,才能進一步促成商業模式的成熟以及戰略的專注。

  就目前主流的商用配送機器人來看,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和市場教育,下游市場環境對這類產品的核心需求也相對明確:

  一是保證機器人可以安全配送。機器人需要對周遭環境進行精確識別,做出避障、急停、減速、進出電梯等動作,保證機器在運行的同時,不會碰撞到人和物體。

  過去一年中,核心部件的模塊化已經加速了服務機器人廠商的生產研發過程,而國內相應的產業鏈配套成熟也使得核心部件(例如激光雷達、移動底盤)的成本大幅下降。據ICVTank預測,2025年激光雷達價格將降至500美元/個,相比2018年降幅達97.5%。

  二是擁有多功能的智慧服務。機器人在配送酒店、KTV、餐廳物品時,需要可以實現使用場景中更多物品的售賣配送。同時,機器人還應具有清潔消殺,巡邏拍照等功能,和場景內其他智能設備進行連接,讓機器人從單一配送走向多元化服務的“智能管家”,參與到酒店、KTV等場景的數字化管理中。

  尤其是配送機器人作為移動載體,未來更是上述場景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可以作為連接用戶與商戶間內容與消費的交互終端。例如,酒店、餐廳可以對終端配送機器人的工作數據進行商業分析,以此來判斷市場需求和優化服務流程。

  根據DimensionData的調研數據,酒店行業中,認為顧客數字化服務體驗將成為未來核心競爭力的經營者占比達81%,但是認為自身在這方面成效卓著或遠超競爭對手的經營者占比僅為13%,酒店業數字化轉型未來需以顧客體驗為導向,不斷優化自身通過數字化手段服務顧客的能力。

  從更大層面的市場規模來看,商用服務機器人的長期商業價值并沒有改變。據億歐智庫預測,酒店配送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1年、2022年將分別達到111.7億元和160.5億元。

  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支持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

  近年來,為推動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等政策不斷鼓勵服務機器人產業的創新發展。具體政策如下:

  2.技術成熟帶動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家庭服務機器人通過不斷融入智能語音、處理器、AI算法、通訊、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實現家庭服務機器人的自主性、適應性、智能化發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家居智能化需求。另外,隨著技術成熟度越來越高,家庭服務機器人的生產成本不斷下降,進入廣闊的消費市場,帶動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3.人力成本上漲倒逼服務機器人發展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升高,人力成本和服務機器人成本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為降低勞動成本,增加服務機器人在多領域中的應用以替代人工正成為當前我國較新的發展趨勢。隨著服務機器人在各行各業的不斷滲透,預計將促進服務機器人細分賽道的進一步拓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來源:中商情報網,創業邦,曉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