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一次能源消費銳減 風光迅猛增長

時間:2021-07-12

來源:中國工業報

導語:7月8日,bp發布《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第 70 版(以下簡稱《年鑒》)。《年鑒》顯示,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和因能源使用產生的碳排放量均創造了二戰以來的最大跌幅。可再生能源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風能和太陽能實現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年增幅。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 (Spencer Dale)表示,2020 年全球封鎖對能源市場造成了巨大影響,因交通和運輸需求急劇下降,石油行業遭受的重創尤為突出。與此同時,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實現了有史以來的最快增長。這一增幅主要源于煤炭發電占比的下滑。可再生能源實現強勁增長、逐步取代煤炭,這一趨勢與世界向凈零排放過渡的需要相符。

  一次能源創1945 年以來最大跌幅

  《年鑒》顯示,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下降 4.5%,為1945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石油消費下降占一次能源消費凈減少量的近四分之三,是造成這一跌幅的主要因素。天然氣價格跌至多年低點,但其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仍在持續上升,創下占比24.7%的歷史新高。除中國和馬來西亞之外,大部分國家煤炭下降也均呈下降趨勢。

  石油方面,2020年油價(即期布倫特現貨價)均價41.84 美元/桶,為2004年以來最低。石油需求下降9.3%,跌幅最大為美國(-230 萬桶/天)、歐盟(-150 萬桶/天)和印度(-48萬桶/天)。中國幾乎是唯一石油消費增長(22萬桶/天)的國家。此外,煉廠開工率創歷史記錄下跌 8.3個百分點至73.9%,為1985 年以來最低。

  天然氣方面,天然氣價格跌至多年低點。2020 年美國亨利樞紐平均價格為1.99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為1995 年以來最低水平;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日韓基準)則跌至歷史最低點,為4.39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然而,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持續上升,達到24.7%,創歷史新高。

  液化天然氣供應量增長40億立方米,增長率0.6%,遠低于6.8% 的過去十年平均增速。其中,美國液化天然氣供應量增長140 億立方米(增長29%),但其他多數地區(尤其是歐洲和非洲)供應量下滑,部分抵消了全球增長總量。

  煤炭方面,煤炭消費下降6.2 艾焦(EJ),跌幅4.2%,消費下降最高的為美國(-2.1艾焦)和印度(-1.1艾焦)。經合組織(OECD)的煤炭消費則下滑至1965 年來有bp數據記錄的最低點。中國和馬來西亞明顯屬于例外,兩國的煤炭消費分別增長了0.5 艾焦和0.2 艾焦。

  從各國的情況來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的能源消費降幅最大。中國能源消費增幅最高(2.1%),是去年為數不多的能源需求呈上升趨勢的國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因能源使用而產生的碳排放量下降超過 6%,創1945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相比能源系統在未來 10年、20年乃至30 年將面臨的挑戰,過去 70 年所面臨的挑戰是微不足道的。為了實現凈零排放,國家和企業均需落實相關遠景目標,持續、大幅減少排放。從企業到政府和消費者,各方均需參與其中,發揮作用。”戴思攀表示。

  風能、太陽能裝機迅猛增長

  盡管一次能源消費和能源需求總量在下滑,但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量均有所增長。《年鑒》顯示,2020 年風能和太陽能裝機容量迅猛增長,合計達238 吉瓦,比歷史峰值高出 50%。

  太陽能發電實現1.3 艾焦的有史以來最高增長,增幅20%。風能實現1.5 艾焦,對可再生能源增長的貢獻最大。

  與此同時,太陽能裝機容量增長127吉瓦,風能裝機容量增長111吉瓦,幾乎是往年最大增幅的兩倍。

  中國是可再生能源增長最大貢獻者(1.0 艾焦),其次是美國(0.4 艾焦)。歐洲作為一個地區整體貢獻了0.7 艾焦。

  總體來看,可再生能源(含生物燃料,但不包括水電)增長9.7%,低于過去十年平均水平(13.4%),但能源增量絕對值(2.9 艾焦)與 2017、2018和 2019年類似。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提升了其在發電量中所占的比例。數據顯示,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的占比從10.3%增長至11.7%。煤炭發電占比下降1.3個百分點,降至35.1%,為bp記錄的數據新低。

  “這個世界確實需要更多低碳企業。但或許最重要的是要實現能源企業的脫碳發展,并基于這些企業的既有規模和專業技術,助力全球能源系統實現全面深度轉型和重新定位。這既是全球未來30年對能源行業的預期,也是行業發展的需要。希望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企業、政府乃至全社會應通力合作,推進這一必要的變革。”bp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博納(Bernard Looney)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