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認為,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回歸產業的過程,而不是建構一個新中心的過程。不幸的是,很多人在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的過程當中,僅僅只是把它當成是一個建構新中心的過程。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以中心和平臺的邏輯來實踐產業互聯網的做法是無法獲得長久發展的,產業互聯網的長期陷入困境同樣為我們說明了這一點。
拋棄平臺、中心、流量等互聯網時代的概念,真正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產業互聯網,或許才是產業互聯網真正可以落地的關鍵所在。既然產業互聯網是一個互聯網回歸產業的過程,那么,互聯網究竟以何種方式回歸,它在回歸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以及它將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或許才是真正應該關注的。
盡管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依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但是,很多玩家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他們在談論產業互聯網的時候,往往是從互聯網之外的角度著手,而不是從互聯網本身來入局。雖然站在新技術的角度來思考產業互聯網的落地和實踐之道的確很容易打開思路,但是,當產業互聯網撇清了與互聯網之間的所有關聯,那么,所謂的產業互聯網或許早已不再是產業互聯網,而是變成了其他。
真正弄清楚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功能和作用,并且找到破局產業互聯網的正確方式和方法,所謂的產業互聯網才能跳出現在的陷阱,迎來真正意義上的進化。反過來,如果一味地刻意回避互聯網,甚至將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割裂開來看待,那么,所謂的產業互聯網或許終將淪為一場鬧劇。
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產業互聯網的終極目的
經歷了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后,人們的吃穿住用行等諸多方面都開始與互聯網產生了密切聯系?;ヂ摼W因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獲得了快速發展的紅利,并且在每一個領域里都誕生了相應的平臺,傳統產業因互聯網的出現而改變了傳統的運行邏輯,縱然是在原有行業架構的大背景下,它們依然可以獲得效率的提升。
以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就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而互聯網元素在傳統行業的落地生根同樣是傳統產業因互聯網而發生改變的具體體現??v然互聯網與傳統產業都因為彼此獲得了發展,但是,我們同樣要看到了是互聯網與傳統產業之間的對立、封閉甚至詆毀,正在成為一個不可被忽視的現象。
比如,很多線下實體店面臨流量的難題;比如,很多商家面臨“二選一”的抉擇;比如,互聯網平臺僅僅只是充當了一個銷售角色,最終變成了一個銷售渠道,而沒有改變傳統產業本身;比如,很多傳統產業的困局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而又全面的改變,而互聯網企業卻賺得盆滿缽滿……這些怪現象的顯現,并且愈演愈烈告訴我們,僅僅只是一味地發展互聯網經濟,而不去關注傳統產業,所謂的發展依然是不健康的,這樣的發展到最后建立起來的是互聯網企業與傳統產業的割裂,甚至是差距越來越大。
如何彌合互聯網與產業之間的鴻溝,讓兩者之間可以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或許才是產業互聯網之所以會出現的根本原因所在。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待產業互聯網產生的背景與意義,或許才是全面的和客觀的。那些僅僅只是簡單地將產業互聯網徹底歸結為互聯網,或者徹底歸結產業的做法,從本質上來看,都是不正確的。
當我們將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看成是產業互聯網的終極目的和意義的時候,我們才不會一味地尋求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方式和方法,甚至不會是用新的中心和平臺邏輯來落地產業互聯網,而是真正正在產業互聯網融合的角度來思考。由此,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真正可以在產業互聯網時代獲得勝利的玩家,必然是那些可以真正實現互聯網與產業真正深度融合的玩家,而不是那些僅僅只是按照互聯網思維來用新技術去改造傳統產業的玩家。
產業與互聯網的本質趨同
在互聯網時代,產業與互聯網之間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在諸多差別當中,最為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互聯網更多地偏重于線上,而產業則更多地偏重于線下,并且它們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抑或是說兩者之間本質上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我們正在面對的是一個產業與互聯網兩種元素開始趨同的時代。
所謂的趨同,其實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的確,我們現在看待很多的互聯網玩家本身在布局線下的實體產業,而很多的傳統產業同樣在布局線上的互聯網業務。可以說,經過了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后,互聯網與產業之間那種涇渭分明的狀態,早已發生了深刻而又全面的變革,甚至可以說,兩者開始融為一體。
當產業與互聯網的本質趨同,特別是當兩者之間從相殺走向相愛,我們再去用割裂的方式和方法來看待兩者之間的關系,很顯然已經不再正確。如何將產業與互聯網等同起來看待,并且真正將產業互聯網從一個有一定偏重的概念,轉變成為一個統一的概念,成為我們正確看待產業互聯網的必然。
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其實是一個統一的概念。它不是一個側重于產業,或者側重于互聯網的存在。當我們真正以整體的角度來看待產業互聯網的時候,所謂產業互聯網才能真正擺脫割裂的、分離的看法,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產業,并且真正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觸發器”
提及產業互聯網,很多人對于互聯網的看法是避之不及的。這種現象的長期存在所導致的一個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他們會從新的角度來看待產業互聯網,而由于互聯網依然在產業互聯網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們的這些新的角度就徹底淪為了概念和營銷噱頭。
有些時候,真正認清并且正視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功能和作用,要比僅僅只是一味地回避它更加正確的。筆者始終認為,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緣起”,正是有了互聯網的存在,產業互聯網才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觀察現在的產業互聯網玩家,我們就可以看出一絲端倪。看看現在的產業互聯網玩家,哪一個不是從互聯網時代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哪一個不再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模式來實踐產業互聯網,所以,互聯網其實是產業互聯網的“觸發器”。只有真正弄清楚了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所扮演的這樣一種角色和作用,它的發展才能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需要明確的是,雖然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觸發器”,但是,我們就不能說產業互聯網就一定要按照互聯網的模式來實踐和操作,只有真正認清了互聯網的功能和作用,并且真正從互聯網身上為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汲取到足夠多的能量,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才能真正步入到快車道。
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
如果說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或許會導致很多人的反對,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將互聯網看成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那么,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勢必會陷入新的困境與陷阱當中。同樣地,正是因為人們對于互聯網的這樣一種誤解和偏見,所以,才會讓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的怪圈當中。
筆者始終認為,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判斷,主要有如下幾個當面的原因:第一,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后,現在幾乎所有的行業幾乎都有了互聯網元素,互聯網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標配,現在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因此,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說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一點都不夸張。
第二,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最需要改變的地方。產業互聯網的概念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互聯網模式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和弊端,并且已經難以維持。如果我們無視互聯網本身,僅僅只是將產業互聯網看成是一個以產業為主的存在,那么,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重心已經發生了偏離,帶來的必然是不健康的發展現狀。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互聯網才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如果我們一味地為了避談互聯網,而忽略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本身的功能和作用,那么,我們在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的時候,其實已經走在了錯誤的道路上。這是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提出了那么多年,卻一直都無法獲得突破性發展的關鍵所在。
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生力軍”
如果我們觀察真正投身到產業互聯網浪潮里的玩家類型,就會發現,互聯網玩家在其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重。這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那些真正投身到產業互聯網洪流里的玩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那些互聯網玩家。換句說法,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其實是互聯網玩家在刮骨療毒。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依然要正視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當中的功能和作用。回顧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提出的緣起,我們同樣發現,產業互聯網其實是互聯網玩家們提出的。雖然他們提出產業互聯網概念本身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按照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邏輯來落地,但是,我們卻無法否認他們是在將產業互聯網看成是完善他們在互聯網模式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要真正弄清楚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生力軍”的現實,不斷通過賦能互聯網玩家,不斷通過改變互聯網玩家,讓他們朝著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邁進。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同樣要正確地認識和看待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當中的功能和作用,而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將互聯網看成是一個避之不及的“雷區”。
無疑,產業互聯網正在陷入到困境當中。真正導致這一困境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對于互聯網的偏見與不理解,真正理順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功能和作用,所謂的產業互聯網或許才能擺脫困境,迎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