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檢機器人
據介紹,智能巡檢機器人長0.86米、寬0.66米、高1.12米,可自行設定路線實現自主巡邏,利用超聲波雷達實現機體360度避障與防跌落功能,在電量不足時,該機器人可選取最短路徑到達充電室進行自主充電。同時,配備可見光攝像機及紅外熱成像儀,可進行數據采集和智能分析診斷,并通過遠程無線傳輸,進行智能巡檢,使管理人員在遠程全面細致地掌握現場運維情況。與以往不同的是,該機器人配備一條靈活手臂,可遠程對變電所設備進行操作。
除了輔助變電所值班人員24小時不間斷巡視外,該機器人實現生產報表的自動統計和缺陷的預警,同時還可以采集變壓器聲音進行智能分析從而判斷變壓器的運行狀況。“隨著中國高鐵的發展,牽引變電所越建越多,巡檢人員人手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而且,遇上雷電暴雨等極端天氣,巡檢人員進行變電所戶外作業的難度極大。為減輕運行和維修壓力,投入智能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一般日常巡視任務勢在必行。”宜賓工電段變配電維修車間主任潘汝全說。智能巡檢機器人的上線試運行,大大減少了長期的人工投入,解決了惡劣天氣下巡檢難度和危險度大的問題,能夠更有效地保證設備巡視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值班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能為無人值守變電所的推廣應用提供創新的技術檢測手段,進一步提高變電所巡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據了解,新建綿瀘高鐵內自瀘段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區,北起內江北站,向南行經瀘縣止于瀘州市。線路全長約13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設瀘縣和自貢兩個變電所,為全線提供電力、電氣、通信和信號不間斷保障。全線已于今年5月7日起進入聯調聯試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