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5G建設領跑全球,應用場景創新提速

時間:2021-05-10

來源:控制工程網

導語:工信部近日透露,我國已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移動網絡。截至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81.9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量的70%以上,獨立組網模式的5G網絡已覆蓋所有地級市,5G終端連接數已達2.85億。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中國5G發展不僅領跑全球,奔跑速度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中國5G網絡的規模和連接數能為5G場景應用推廣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在“豐富應用場景”發展目標的背景下,5G應用創新也將進一步加速。

  5G基礎設施由“廣”向“深”部署

  我國的通信技術發展,已從1G落后、2G追隨、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的5G領先,這不只是科技的進步,更是中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體現。

  現在,我國廣覆蓋、大容量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在開展,今年5G網絡建設不僅要“廣”,還要更“精”:不僅要在城市普及5G網絡,也要把5G網絡覆蓋到廣袤的農村地區;同時,網絡也要從“覆蓋普及”向“提速提質”轉變。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2021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說,2021年將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及應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蓋,推進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萬個以上,在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深度覆蓋的基礎上,加速向有條件的縣鎮延伸,引導地方政府加大對5G網絡建設的支持力,實現更廣范圍、更多層次的5G網絡覆蓋。

  隨著5G建設由“廣”向“深”推進,“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也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之中。

  市場需求疊加政策驅動,5G來勢兇猛,2021或將是5G發展最快的一年。

  另外,在終端方面,2021年新上市的智能手機絕大多數支持5G網絡,將正式迎來5G換機熱潮。中國信通院預計,2025年5G終端將累計超過3200款。

  5G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為應用場景創新提供高質量的網絡支撐。

  5G與新興技術加速融合

  在2020年疫情期間,5G與AI、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催生了遠程會診、遠程超聲檢查、熱成像人體測溫、5G無人機巡邏等創新應用。在復工復產方面,5G助力遠程簽約、智慧辦公、智慧工地等。除此之外,5G在推動媒體娛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5G技術作為目前通信領域最前沿的技術,是產業變革和智能互聯的基礎和支撐。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也為產業發展和經濟提質注入全新的動力,它們承擔了更多5G商用后能夠顯著提升能力的任務,為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5G與AI及其他共生共進的新興技術也是緊密融合、相互促進的共同體。一方面,5G網絡將成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被工業界進一步廣泛應用的重要承載者;另一方面,5G網絡本身也是切片、邊緣等新興技術的集大成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5G只有與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價值。雖然目前5G與新興技術的融合還處于初期階段,融合應用更是5G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但相信在政府、企業以及市場的合力下,這些新興技術將加速融合,推動行業數字溢出,并成為數字經濟新時代的重要引擎。

  應用場景逐步擴寬

  5G作為新基建之首,擔負了獨一無二的使命,其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允許人們進一步探索信息通信的全新使用場景,在政策的支持下,5G產業的發展因此跑出了“中國速度”。

  工信部數據顯示,僅2020年一年,新建5G基站超過60萬個,實現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網絡全覆蓋;5G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多個行業抓緊5G商用帶來的重大契機,加快產業數字化進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100個,5G+遠程會診在19個省份的60多家醫院上線使用,5G+自動駕駛、5G+智慧電網、5G+遠程教育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今年,5G應用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

  以中國電信為例,其積極踐行云改數轉戰略,全力推動云網融合,目前已實現5G定制網絡的全國覆蓋,今年將打造百個5G定制網標桿,實現1000個5G定制網商用項目落地,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據悉,中國電信5G定制網不僅是基于5G SA架構的網絡,還可以實現“云網一體、按需定制”,具備“定制服務更靈活、安全接入更可靠、性能保障更全面”的三大特點,能全面滿足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目前,中國電信5G定制網已深入應用于智慧公安、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電網等場景。

  5G全覆蓋后,相應的5G配套應用估計也不會太遠,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融合將更加深入,未來,5G在千行百業中的應用都將會得到飛速發展。

5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