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在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又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今天正式成立!
集成電路,被稱為電子產品的“心臟”,是所有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制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后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
此外,集成電路是20世紀50年代后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它是經過氧化、光刻、擴散、外延、蒸鋁等半導體制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半導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導線全部集成在一小塊硅片上,然后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的電子器件。其封裝外殼有圓殼式、扁平式或雙列直插式等多種形式。集成電路技術包括芯片制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
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但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核心產品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總體仍處于中低端等問題依然存在。作為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學院致力于破解當前“卡脖子”難題,同時讓未來不再被“卡脖子”。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當日宣讀學院成立決定并致辭表示,集成電路學院為學校實體教學科研機構,隸屬信息學院。集成電路學院將由原微電子與納電子學系與電子工程系共建,發揮清華大學多學科優勢,探索“1+N”聯合機制,與相關院系成立交叉研究中心,實現完整覆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人才培養和科研攻關。
在師資團隊方面,將通過兼聘、雙聘等靈活務實的用人機制,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同時,學院將與產業鏈各個領域的頭部企業進行全方位產教融合,面向產業最先進技術和最迫切需求,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
在人才培養方面,集成電路學院將招收本科生、專業型碩士生、學術型博士生以及專項博士生等不同層次和類別的學生。本科生培養將采用大類培養和書院培養模式,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將以高層次創新人才為主。
據悉,清華大學自1956年設立半導體專業,在集成電路領域迄今已培養本科生4000人以上,碩士生3000人以上,博士生500人以上。2016至2020年,超過七成的畢業生進入集成電路產業和科研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