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掃地機器人從2010年開始興起,十年來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到大幅放緩再到快速擴張的過程——這一產品上市之初,由于價格偏高且受生活習慣和消費理念的影響,并未立刻受到市場追捧。不過,隨著80、90后一代成為消費主力軍,對掃地機器人的需求強烈提升,懶人經濟效應明顯。2013年至2018年,國內掃地機器人市場呈現出高速增長的狀態。根據中怡康的監測數據,2013年時,國內掃地機器人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僅為57萬臺和8.4億元,到了2018年產品的年銷售量就達到了577萬臺,年銷售額為86.6億元。2013-2018年間,我國掃地機器人銷售量年復合增長率為58.45%,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為58.66%,增速遠超其它家電品類。
但進入2019年后,發展一直順風順水的掃地機器人市場卻迎來了一波寒流,市場降溫明顯。中怡康數據顯示,2019年掃地機器人市場零售量約為533萬臺,同2018年相比,下降了7.6%,銷售額78.9億元,同比下降了8.7% ,銷售量和銷售額都出現了明顯的負增長。
《白皮書》指出,掃地機器人市場在2019年出現市場負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的影響。一是受整體外部環境的影響,2019年全國消費市場持續放緩,整個家電行業發展遇阻,掃地機器人市場也難善其身。二是盡管主流品牌的產品在各個方面均已擁有了較高的水平,但市場上仍舊存在部分采用落后技術的產品,加之消費者認知不足,如果不小心購買了功能、性能不太理想的產品,就會給掃地機器人產品貼上“偽智能”“不實用”的標簽。三是由于消費者教育不足,消費后浪沒有如期跟進,再加上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不同品牌在產品功能差異縮小的同時,技術上卻沒有顯著提升,產品使用體驗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過,在2019年的發展受阻后,掃地機器人在2020年又再次受到追捧,出現了快速擴張的勢頭。根據中怡康數據,2020年掃地機器人銷售額增長了19.1%,其中線上銷量同比實現了6.5%的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4.1%。另據京東家電提供的數據,去年2月份以來,掃地機器人的流量與銷售額保持高速增長趨勢,近12個月銷售額增長超過了7個億,同比增長32%。
“除了疫情使得人們居家時間增多外,2000年掃地機器人市場回暖主要還是得益于產品技術上的創新和進步。”對此,中國家電網總編呂盛華指出,從品牌競爭格局來看,目前掃地機器人市場已形成四個梯隊——科沃斯憑借先發和技術優勢排在第一梯隊,全渠道銷售額市場占有率近50%,以中高端全局規劃類掃地機器人產品為主,在導航技術上也覆蓋了LDS、VSLAM以及dToF導航技術,還是首個將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技術落地到產品的企業; 第二梯隊主要是以互聯網品牌小米及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為代表,二者合計占國內市場份額約22%;第三梯隊主要以國內外掃地機器人專業廠商(以 iRobot、浦桑尼克等為代表)和傳統家電廠商(以海爾、美的等為代表)組成;第四梯隊為除前面三個陣容之外的其它一些中小品牌,以跟風為主,獨立研發能力較弱,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在整體產業鏈上整合能力也較弱。
2020年疫情并未改變此前形成的品牌格局。從品牌表現來看,線上市場科沃斯以43.8%的市場銷售額份額穩居行業第一,第二、三名分別為小米和石頭科技,銷售額占比分別為14.1%和11.2%。而在線下市場中,科沃斯銷售額占比接近80%,一家獨大。
《白皮書》認為,掃地機器人在國內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對比同是用于自動完成家庭勞務工作的洗衣機和掃地機器人,洗衣機的國內市場年銷量約為4000萬臺,但掃地機器人的國內市場年銷量還不到600萬